可稱千年世家。
士族門閥把持著選拔科舉之權,寒門學子、平民學子難有出頭之日,除非運氣好,得到主考官的賞識。
又或者成為士族門閥的門客,打上士族門閥的印記,才有高中的可能。
即便是后來趙太后、弘光帝接連兩次屠殺,以及弘光帝的打壓,士族門閥都只是衰落下來,并未消失。
士族門閥對于科舉考試的影響力,從沒斷絕。
承武帝靠著扶持一批士族門閥,打壓一批士族門閥,再加上軍中勛貴的幫助,極大削弱了士族門閥對于科舉的影響力。
這些年來,不少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學子、平民學子,登上大燕朝堂的政治舞臺,展現己身所學。
大燕國一幅欣欣向榮之景,國泰民安。
“本以為大燕國要不了多久,就會覆滅,經過幾位人杰的努力,大燕國竟有起死回生的跡象。”
楚塵不禁感嘆一句。
趙太后主政時期,大燕國風雨飄搖,各地動亂,大有王朝傾覆的勢頭。
當時,他還斷言大燕國將會覆滅。
沒想到在弘光帝、威遠公、燕南飛等人的努力下,不僅遏制住大燕國持續惡化的局勢,還讓大燕國有了中興之勢。
“大燕雖有中興之勢,但藩王威脅尚在,國朝亦有不穩。”
李三與云兮樓的朱掌柜聊天時,高談闊論。
中年男人嘛。
最喜談論國事,指點江山。
承武帝這些年用盡各種辦法,想要削弱康王府、晉王府的勢力。
只可惜,不盡如人意。
康王府、晉王府牢牢掌控大燕東部數府之地,讓承武帝無法插手其中。
無生教后來更是跟康王府、晉王府攪和在一起,三方聯手,正式具備動搖大燕國國朝根本的資格。
康王府、晉王府有人有兵,無生教有無生天王這位先天宗師,三方聯合起來,讓承武帝不由投鼠忌器。
在這種情況下,承武帝只能暫時放棄對康王府、晉王府出手的打算。
“有何不穩,陛下不過是再積蓄力量罷了,只要力量積蓄足夠,陛下就可調動大軍,鎮壓康王府與晉王府。”
朱掌柜卻持有反對態度,堅定支持承武帝。
“趙銘安將軍于北疆培養十萬鎮藩軍,縱橫蠻族草原,若能功成,自可為陛下鎮壓康王府與晉王府。”
承武十一年,承武帝下令,于北疆訓練一只精銳新軍。
在威遠公等諸多軍中勛貴的支持下,這只新軍由趙銘安統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