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了?”季仙客掐著青須,生出這么個念頭。
血刃宗的一千精銳,惡靈宗的三百精銳合兵一處,沒入北境之前還好說,那段行程耿心裂行軍也不快,都是以低調(diào)為主。
可入了北境,便開始了急行軍。
無他,到了修羅宗勢力范圍,想不暴露行蹤就有難度了,自然越快越好。
在這期間,被修羅宗發(fā)現(xiàn)了蹤跡也是難免之事。
“莫不是修羅宗知道不敵,全宗連夜跑路了,連家都不要了?”
季仙客看向耿心裂,說出了心中所想。
他也不知怎的,這些天,對這位之前一直心懷畏懼的耿宗主越發(fā)覺得親近起來。
有什么想法也藏不住,就總?cè)滩蛔∠胍覍Ψ絻A訴。
見耿心裂沒回答,又補(bǔ)充道:
“或許是在玩空城計?故意虛張聲勢,以為這樣我們就不會上去?
可他們?nèi)粽鎸⒖粘怯嫵蛇@樣,那貧道就真有些懷疑葉仁夫是不是腦子進(jìn)水了……”
此界沒有《三國演義》這小說,卻有類似的故事,內(nèi)容與諸葛亮詐司馬懿大致相同。
這所謂的“空城計”,便也算個典故。
可在前世,《三國演義》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作者本人就是諸葛武侯的狂熱粉絲,為了神話武侯,偶爾給司馬懿降降智在所難免。
大家也愛看這橋段。
可若在現(xiàn)實(shí)中照搬著拿去用,那就是找死……
前世也有人認(rèn)為,小說中的司馬懿并非是中了空城計,而是想到若真將諸葛亮拿下了,自己也將面臨鳥盡弓藏的命運(yùn),這才配合著演了出戲,假意退兵。
怎么說呢?羅貫中也得為這種解釋點(diǎn)贊!
而《三十六計》一書源于南北朝,成書明清時。
空城計正乃三十六計中第六套,敗戰(zhàn)計部分。
處于敗軍態(tài)勢之計謀,潛龍勿用。
此計排名第三十三,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cè)嶂H,奇而復(fù)奇。
這一計,自有妙用,卻涉及頗多,考慮頗多,布局頗多。
用的恰當(dāng),的確能起奇效。
如今兵臨城下,修羅宗城門大開,守卒一個不見,其中或許有詐。
破解之法卻也簡單,派出一支精銳部隊(duì)入內(nèi)探查詳情即可。
耿心裂沉吟片刻,便有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