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迎來三月天,氣溫逐漸回暖。
以折州金宵城為中心,朝北扇形輻射,大量村莊受到修羅宗資助,許多精壯、孩童被宗門收編。
亦有流民,經過篩選,成為宗內弟子。
一月內能練出一絲氣感者,編入正式弟子役,優先收入戰部,以及上三部,以作培養。
余下不達標者,分發進入下四部,卻不再是雜役,而是名為“雜役弟子”,生存環境與穿越之初的蘇瑾一比,可要好上太多,
待遇自然遠遠不如正式弟子,卻在溫飽不愁前提下,每日還能固定得到一個時辰的修煉時間。
能不能逆天改命,就看他們自己愿不愿在這種環境下,依舊努力了,算是蘇瑾給那些習武資質不足弟子的一次機會。
這世間,也不是沒有資質初期不行,卻在后期因為努力,成就高階武者之人。
宗門有錢了,其實本也不會過分虐待雜役,這和經濟實力有關。
窮,加上這亂世天然鑄造的惡,修羅宗之前的下四部屢屢出現的極惡事件,這才屢見不鮮。
老爺子知道了,也懶得去管,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老人家心腸可一點都不軟,沒利用價值的人,也懶得管。
若硬要涉及善惡,說實話,修羅宗就根本沒有純粹的好人。
老爺子和葉銘,可與好人沾不上邊。
影子殺伐更是果斷,曾經還一度覺得蘇瑾婦人之仁。
硬要在現在的修羅宗內,選出一個“善”者,也就只有智障和尚了。
而在一個沒有健全法度,資源匱乏的環境之中,弱者本就活的不如狗。
這很殘酷,也很真實。
下四部的擴編中,蘇瑾又著重將種植部進行了優先擴充,并抽出時間對一眾弟子傳授種植相關知識。
他擁有導師成就,傳授相關知識的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之所以看重種植部,原因也很簡單,良田的開墾,靈藥的種植,這些都是極為重要之事,對宗門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而礦部則只進行了略微擴張。
說來尷尬,橫刀嶺雖然礦場豐富,卻因為修羅宗之前的經濟策略是以出售原礦石為主,這是個利潤很低,也很不劃算的買賣。
數百年來,修羅宗已有礦脈,都已接近枯竭。
要探尋新的礦脈,又是個非常專業的活計,涉及勘探、地質等高深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