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群雄并起,反抗暴政。
于那期間的故事不少,戲劇更有不少,蘇瑾將故事魔改在這個時期,看客們便擁有天生的代入感。
大齊虞家,自也是那個時期的群豪之一。
而蘇瑾魔改劇本中主角的身份背景,雖未說明,卻不難被人聯(lián)想到另一個勢力。
一個當初,極有可能統(tǒng)一天下的勢力。
整活階段,也就從這里開始。
那個足以和大齊對抗的勢力,雖未明說,卻不難發(fā)現(xiàn),就是九圣宗。
九圣宗與大齊對戰(zhàn)的故事,也有不少,很多都被編成了戲曲,這不敏感。
九圣宗最后失敗了,輸?shù)耐蚜遥唧w原因雖然至今不明,很含糊。
卻被后世不少文人進行了戲劇化加工。
在這些戲劇中,有將九圣宗寫成反派的。
也有態(tài)度較為中立的,將之寫成惜敗。
卻鮮有筆力足夠,能力出眾,最后將這么一段歷史進行加工,寫出曠世奇作之人。
可以說,那一段歲月,于文藝作品界來說,是相對貧瘠的。
這賽道,跑的人少,對蘇瑾而言,就更有利了。
那時的九圣宗主,出生于與邪刀部,用的自然是刀。
蘇瑾把他的武器改成槊。
文藝作品,改一改,問題不大!
那位宗主其實是沒有坐騎的,開什么玩笑?靈藏境巔峰強者,修行的又不是靈之流功法,要啥坐騎?
蘇瑾偏要給他安排上一匹馬!黑馬!
文藝作品嘛!改一改,怎么呢!
那位宗主,妻妾成群,卻只愛江山。
故而,不曾有動人的愛情故事流傳于世。
這怎么能行?!
沒愛情的故事干巴巴的,誰愛看?
改!給他加個女主!
文藝作品嘛,該改的地方就得改!要改成觀眾愛看的模樣!
可千萬別看不起文藝作品,更別輕視其對民眾的影響力。
要知,只要傳播力度夠了,假的也能成為真的。
譬如,《三國演義》,多少人把它當正史看?!
改到最后,那個與大齊爭天下的勢力,雖未言明,大家卻都能猜到,就是九圣宗沒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