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臣弟以為這宋仁投有大才。
今日這詩寫的不錯,也的確為君父分過憂,不若一會便讓他上得臺來說說話,也好讓這天下學子們學習學習,您看如何?”
四皇子姿態擺得極低,言語誠懇,任誰都瞧不出毛病。
就連一直與太子不對付,更與四皇子上次聯手對太子使過壞的二皇子,此刻也略顯驚訝的看向虞澤清。
在這紫軒樓宴請之時,詩詞作品能被當眾頌唱,就已是了不得的榮譽了。
還要上臺來說話?這宋仁投也配?
還真就配!
承光帝真就有這意思,也是這么吩咐太子安排的。
作為帝王,去年他謀劃與古匈奴合作,遭受過多少非議?
承光帝也是愛面子的,自然記恨著那些非議過他的人,特別是對那首《滿江紅》的作者,更是恨得牙癢癢,還發作不得。
當初手中拿著那詞看了半晌,最后也只能擠出笑容,夸贊此詞著實不凡。
能不夸么?這詞起調起的太高,拳拳愛國之心氣勢沖天,作為一個皇帝,開平帝即便覺得那詞連著自己一起罵了,也只能給出溢美之詞。
可現在,真樹已破,他的計劃成功了,這時候就是要展現自己深謀遠慮,目光長遠,英明神武之時了!
承光帝是天子,不能自己跳出來表揚自己,更不能親自去噴那些諷刺過自己的人,這太掉價了。
這時候,由秦應雷引薦的,擅長溜須拍馬,且噴人技術一流的宋仁投,可不就是用來替承光帝做嘴替的最佳人選?
宋仁投還是本屆考生,于這紫軒樓宴請之日,當著天下頂尖學子們的面,歌功頌德一番,再好好罵罵那些無君無父的淺薄之輩!
天時地利人和,齊了!
至于這次,宋仁投會不會又翻車?
翻車概率是不存在的。
承光帝知道秦應雷是什么貨色,但對其辦事能力,以及看人眼光,還是信得過的。
宋仁投溜須拍馬,與攻伐政敵的水準可是非常專業的。
又有太子照應,萬無一失。
只要別遇上上次那個寫出《滿江紅》的人就行。
即便遇上了也不怕,寫詞寫的好,可不見得學識就不錯,想達到參加京科的水準,就更沒那么簡單了。
那人若真出現在了紫軒閣,也不怕。
沒人照應,他有說話的資格么?
有人照應又如何?照應他的人權力還能大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