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立提供了改裝殲十的新技術圖紙后,各部門趁著各類材料調集的時間。
在半個月內便將圖紙上的技術具象化,將實際的產品搬上了生產車間。
姜立本人也未像其他工程師一般進行總領改裝任務,而是親自上手改裝。
當他拿著熟悉的工具,出現在殲十戰機前。
他首先便對殲十戰機的機翼進行了拆卸。
不過,他近乎野蠻的手法,讓一眾來自龍國科研院的殲十科研人員牙疼。
他這樣的舉動甚至讓還在消化圖紙上技術的陳齊都跑去觀看。
陳齊看到姜立拿著鐵錘和鑿子,用力敲擊在殲十機翼與機身銜接處時,他差點上前阻止。
而一起來的年同甫急忙阻止道。
“老陳,別去,這是他一貫的手法,上個殲八改,這家伙就是這么干的。”
陳齊搖著頭道。
“這是哪門子野路子修理技術。”
年同甫在一旁勸慰道。
“年輕人嘛,隨他折騰吧。”
而姜立野路子改裝手段,也在科研所傳開,大多數人都不認可他這種近乎暴力的改裝手法。
不過,隨著改裝進度的加快,這種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小。
半個月后,整個殲十戰機機身幾乎拆卸干凈,只有大概的輪廓。
而在一旁,則豎立著新的機翼,明顯被切割改小。
姜立更是親自上手,配置新的涂層材料,而實驗的過程之中,一眾科研人員都十分的興奮。
幾乎隱身的結果。
完全打破了龍國目前戰機隱身領域的技術。
又是半個月后,姜立親自設計的一款全息瞄準系統,在科研所傳遞開來。
當類似于電影中的情節,具象化之后,所有人都閉了嘴。
這種技術,解決了很多武器彈藥發射后精準度的問題。
他們幾乎可以預見,殲十改用上這項技術后,直接甩開了同類型戰機至少兩個等級。
時間匆匆,又是一個月后。
殲十改的進度持續進行著,即將進行著最后的收尾工作。
這一天,張振作為總司令,直接通知各科研所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