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時,桌上擺著不少精致菜肴,品樣豐盛。
因雨姑曾在霍家的灶頭上做過兩年工,常來往灶觚,手藝了得。
無論是江鮮雜素,飯粥茶飲還是熝肉熏烤,都形色鮮美口齒留香。
這是雨姑特意為大家所準備,也受李疏琴示意,慶賀雨姑和女兒融入新家。
待雪凌將最后一道湯端上來時,眾人圍坐在桌前。
喚作雪凌的女孩便是雨姑的女兒,這幾日李疏嬋幫她好好梳妝打扮,整個人倒像是完全改頭換面,容貌氣質清麗出塵。
李疏嬋很喜歡這個聰慧的姑娘,兩人的年紀也最為相近,當時隨雪曳一起入私塾前,李疏嬋思量再三,特意給她起了「雪凌」這個名字。
取自楊無咎的《柳梢青·傲雪凌霜》:「傲雪凌霜。
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寓意她雖然出身微寒卻有著堅韌傲人的風骨,希望她永遠如此堅韌不屈,自傲自強。
這名字更改也有個話頭。
起先是為了入私塾名錄,由阿姐書寫。
但因雨姑不識字,又聽得旁人讒言,兒女起了丑名字才好養活,于是便一直喚自己姑娘為丑兒。
李疏嬋每每聽到她“丑兒,丑兒”的呼喚,就覺得腦殼疼。
一個豆蔻年華的姑娘,怎的能叫如此粗鄙的名字?更何況,她一點也不丑,不但聰明伶俐還對詩詞畫作頗有悟性,這名字生生將一個漂亮出塵的女子拉入了混沌的泥漿之中。
“不過是個名字而已,仙姑不必如此放在心上。
”雨姑不懂得其中含義,只怕自己女兒因為一個名字給恩人添了麻煩。
可這件事,李疏嬋卻很是堅決:“名字不是小事,它如同我們的臉面一樣重要,它代表著我們的品格德行,更是別人記住我們的標簽。
”“一個人,是從有了名字開始,才有了與旁人的區別。
有了一個真正的名字,便有了身份,以后你做什么事、見什么人都代表著你自己。
“何況,平時如此叫便罷了,那些同入了私塾的孩子大多都也略識得詩經歌賦,這樣的名字定會被他人被嘲笑。
她以后想起這段過往,也必會傷心。
”一番說辭,讓雨姑明白,這姑娘真是為了她們母女處處考慮,真是苦了她如此真心實意。
至此以后,更是事事將李疏嬋的話語惦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