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距離,既能讓她繼續在前面帶路,也讓我能時刻觀察她的一舉一動,萬一有什么不對勁,我也好第一時間讓出反應。
我的大腦在飛速運轉。
陳東為什么會突然發這條短信?
他又是怎么知道我和林晚在一起的?
他就像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監視著我的一舉一動。
他說“規則變了”。
是所有的規則都變了?
還是只是某一條?
如果是指林晚這個人,那是不是意味著,她之前的“友善”,都只是偽裝?
我越想,心越亂。
我決定試探她一下。
“林晚,”
我故作不經意地問道,“我一直在想筆記上的第三條規則,‘永遠不要讓列車記員’。為什么核定載客量是310人,但規則卻要求不能超過300人?那多出來的10個空位,是干什么用的?”
這個問題,我之前就想過,但一直沒有答案。
現在正好可以用來看看林晚的反應。
如果她是真的不知情,她可能會和我一樣困惑。
如果她知道些什么,她的回答,或許就能暴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林晚聽到我的問題,腳步明顯慢了下來。
她沉默了幾秒鐘,似乎在組織語言。
“我哥……他也跟我提過這個問題。”
她的聲音有些低沉,“他說,他查過這趟列車的型號資料,一節車廂的核定載客量,確實是310人。這個數字,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多一個都可能引發安全風險。”
“但是,他后來發現了一件事。”
“什么事?”我追問道。
“他說,他懷疑,那多出來的10個‘名額’,可能……不是給‘人’準備的。”
不是給人準備的?
我的心猛地一跳。
“他的意思是……”
“我哥猜測,那些‘東西’,它們上車,可能不是以‘個’為單位來計算的。”
林晚的聲音壓得更低了,帶著一絲顫抖,“比如,那個沒有影子的男人,他算一個‘乘客’。但是那個紅衣女人……她可能不算一個,她可能……相當于10個,甚至更多。”
“所以,規則里說的300人,指的是我們這種‘正常乘客’的上限。一旦超過這個數量,再上來的,就可能是那種一個就能頂十個的‘大家伙’。而一旦某個‘大家伙’上車,車廂里的‘載客量’,就會瞬間突破310人的臨界值。”
“然后……就會‘記員’。”我接著她的話,說完了最后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