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到現實情況,現發布任務二:
“為病人進行針灸治療,降低哮喘發作的風險?!?/p>
哎?系統蹦出來了?
但這個任務,顯然跟之前的不同。
之前的病,任務目標都很明確,很快就能有效果,治完就能結算。
但“降低哮喘發作的風險”,怎么算降低呢?是降低哮喘發作的頻率,還是降低哮喘發作的嚴重程度?
而且,降到怎樣的地步,算降低了呢?
直接把病治好了,何嘗不是一種降低呢?但如果真是以“治好”為任務結算,那這個任務可得長了。
而且單以針灸治好哮喘,難度也堪稱爆表。
應該不會吧?
好在針灸治療不像湯劑,人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加上諸多奇穴能治肺的總共不到二十個,都有對應的組合規律和手法,像現代手術里的術式。
相對簡單。
針灸是中醫中最古老的治病手法,古老到可以追溯到先秦西周時期,
古老的東西,理論操作就比較簡單,更多的是依靠堆治療時間。
張云霄肯定自己能完成這項任務,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了。
針灸下針,尤其是背部五臟腧穴的下針,第一針很關鍵。
第一針相當于一個導引,告訴人體我要治哪里的病。
若是肺病第一針下到其他臟腑腧穴上,那效果不說大打折扣,也可以說聊勝于無。
因此第一針,須下肺腧穴。
肺腧穴,胸椎第三椎下,外開三指,兩邊各有一個。
過去講述針灸的醫書里,多是以“幾指”作為距離單位,很少用“寸”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個頭大小不一樣,真要找穴總不能拿著尺子比劃找長度,那必然一找一個錯。
而且所謂“幾指”也不是醫生的指,而是患者的指。所以,
“夫人,讓我看看你的手掌?!?/p>
無垢整個人趴在床榻上,一臉懵懂地舉起手指。
她的手掌纖細修長,皮膚也比他在這個時代所見的幾乎所有人的要好。
不事生產,不做家務,甚至可能還定期的保養手。
在唐初年間,是什么人既有這閑工夫,又有意識,更有這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