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我們的弱勢兵力去對付敵人的強勢兵力,再用我軍的強勢兵力去進攻敵人的弱勢兵力。
“即便對方的強軍沖擊我方的弱軍,我方弱軍也不過是后退數百步而已,不會潰敗;但我方強軍進攻敵方弱軍,必定是迂回包抄、一戰擊潰!
“如此一來,自然勝負可分。”
此言一出,跟在他身邊的玩家們紛紛無語。
好家伙,陛下你說的太有道理了,凈是大實話!
就跟向學神請教問題一樣,問了等于白問。
首先,怎么通過觀察敵陣就確定哪支軍隊強、哪支軍隊弱?是通過陣型?氣質?還是虛無縹緲的……士氣?
其次,憑什么我們的弱勢兵力被對方王牌軍隊沖擊,也只是后退數百步,不會潰退?
最后,為什么我們的強勢兵力就一定能直接把對方的弱勢兵力一波捅穿?
只能說,這玩意有點像是進階版的田忌賽馬,可實際操作起來,比田忌賽馬難太多了,稍微在細節上有點差池,結果也就是大相徑庭了。
只能說秦王的兵法,那都不是給人學的。
他的操作只有兩種:第一種是你看得懂,但學不會;第二種是你看不懂,也學不會。
就像他每次作戰,都是先堅壁清野,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去襲擾敵方的糧道,開始瘋狂地多線操作,直到對方頂不住了開始后撤,就是一路追殺到死。
還有他說的用弱勢兵力去扛對方的強勢兵力、再用己方的強勢兵力去捅對方的弱勢兵力。
這都屬于是,看的懂、但學不會的操作。
至于秦王幾名騎兵就敢去十萬大軍的營地嘲諷挑釁,又或者敢用幾千人猛沖十萬人,這就都屬于是看不懂、也學不會的操作了。
很快,秦王已經徹底探查完畢這附近的地形,開始排兵布陣。
“樊存、羅英。
“你們二人各率三萬騎兵、一萬步兵,在這片空地西面的山坡上列陣,大展旌旗,吸引高句麗軍前來決戰!
“李鴻運。
“你率一萬神機,也在山坡上掩護!
“趙海平。
“你率兩萬精銳騎兵,在河流東岸、北山的峽谷中隱蔽,伺機包抄敵軍后路!
“朕親率五千騎兵,在北山高處觀望、指揮作戰!
“其他人繼續猛攻安市城,朕希望野戰贏下之日,也是安市城破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