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戎馬,輔政三朝,成就了英雄美名和無數的傳說;可你大多數成就,是在我祖、我父在位時取得。
我不敢說我楚氏一門,對你恩重如山;但你與我楚氏一門的許多過往,也算得上是兩朝君臣相知的佳話!
我現在請問神武伯爵——
我父當年遭小人諂害,幾乎慘遭滅門時,你可曾伸出過援手,為我家的禍事,對大君進過片言只語?”
赫連英栩聽到褚英傳如此質問,作聲不得。
人都是會變的;赫連英栩功成名就之后,就變得特別愛惜名聲。
楚文召當年被陷害、受清洗時,赫連英栩為了名哲保身,竟然對自己恩寵有加的楚氏一門,選擇了視而不見。
曾有人好心勸說,“楚氏兩代君王對你是無上恩寵,你是當今大君的授業恩師,何不趁此便利,為楚文召上疏求情?”
面對有此一問,赫連英栩竟有些漠然,
“辛霸即位時,我已致仕;不當其政,不謀其事。
現在的大君,主政公正廉明;
我若開口為楚氏求情,只怕畫蛇添足,越幫越忙,反而引起更多猜忌,對楚氏更加不利。”
好心人聽后,一時間無言以對,最后留下一句話,
“楚氏一門現遭滅門橫禍,疑似冤曲;若將來真相大白后,只怕神武伯后悔莫及!”
當時赫連英栩以為這不過是閑話一句,沒有放在心上。
如今一語成讖;
赫神英栩完全沒有料到,自己用心呵護了大半輩子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