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牌電風扇在辦公室呼呼的吹著熱浪,左右搖頭,好像在否定李連德遞上來的這份行動報告。
熱浪迎面而來,吹不散陳建國心中的興奮和焦躁。
興奮的是,自已擁有完整的政治道路。
焦躁的是,這份報告與記憶中導致三名干警犧牲的行動方案分毫不差。
他現在甚至有一種現實和夢境重疊的感覺,是如此的不真實!
7·11案根本就不是什么簡單的滅門案,而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黑社會案!
在記憶中,7·11案發生以后,市政法委、市公安局乃至市委相當重視,在命案必破的原則下,投入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最終才確定了嫌疑人。
然而,就在抓捕行動當中,棉紡廠發生爆炸,五位民警死亡,六位民警重傷、十三位民警輕傷。
并且棉紡廠在這把火之下,燒成了灰燼!
而陳建國被撤掉公安局長一職,黨內記過!
“連德通志讓過風險評估嗎?”
“棉紡廠里面有大量的易燃品,若是失火,后果不堪設想啊。”
“這件案子,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高度重視,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絕不能讓干警和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記憶中,棉紡廠失火的事情沒有這么簡單,這是政治斗爭的具象化。
縣長和黑惡勢力勾結,本土利益集團以退休的老書記為首,形成本地政治聯盟,通過黑惡勢力為黑手套,大肆斂財。
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政商勾結、官官相護!
7·11滅門案,實際上是本土黑惡勢力為了吞并林南礦業,派人去殺了林南礦業法人代表全家。
林南礦業當初在銀行貸了三百萬,法人代表死后,這筆賬就成為了壞賬。
銀行為了收回這筆錢,就會把林南礦業拍賣,這樣一來,黑惡勢力就能夠極低的方式拿下林南礦業的經營權。
而這,就是整個7·11滅門案背后的真相!
如果記憶是真的,那么接下來,李連德就會因為自已拒絕這份行動報告為由,去縣委政法委向政法委書記金文勝匯報。
金文勝在整個案件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公檢法一把手,尤其是這樣性質惡劣的滅門案,在市委政法委和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視之下,硬生生把這件案子辦成了鐵案!
替換證據、檢察院提起公訴、乃至最后法院判決,都在對方的掌握之中。
所有知情人,要么被威脅閉嘴,要么收了錢。
這樣的龐大利益集團,就連縣委書記都只能堪堪抵擋。
如果你要問林楓縣一把手是誰,那我只能告訴你,明面上是縣委書記,可實際上嘛卻是縣長!
縣長極其強勢,哪怕是在常委會上,縣長的話語權也遠遠高于縣委書記!
林楓縣亂不亂,縣長說了算!
縣域斗爭的殘酷遠勝于省級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