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大部分失敗的原因就是無論采取何種進攻手段,對方在能量以及數量上的壓制都將成為艦隊無法逾越的天塹。
最終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一個看似蠢笨但又的確行之有效的辦法被提了出來。
既然對方的數量多,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采取同樣的人海戰術。利用多目標的優勢來分散敵人的火力,通過過飽和式的攻擊模式來讓對方的防御系統徹底癱瘓。
思旭控制艦隊調轉方向將其部署在了星系內的一處環形小行星帶中,這里應該是數億年前某個可憐而又悲催的巖質行星解體以后留下的廢墟。
這種小行星帶本身是一個極具開采價值的東西,如果在一顆星球表面進行資源開采,那么你就要去尋找諸如礦脈這種東西,而且受制于重力的影響,開采得到的資源也很難運輸到太空中來。
尤其是一些稀有元素,如果在行星上一般都會集中在星球的核心處,而小行星帶則不同,它們遍布整個區域到處都是。完全不必擔心開采難度的問題。
只是這原本應該出現在內星系的天體為何會出現在如此外圍的地方倒是讓思旭充滿疑惑,不過眼下的首要任務還是解決掉對方這個dama煩。
在從比鄰星星系出發時,思旭已經將一些高級制造生產線給整個打包帶走了,于是到達了小行星帶以后,無數的機器人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工廠的建造任務。
這一次思旭調整了飛船的生產線,一種極為簡易,并且生產速度極快,動力強勁的村級飛船被設計了出來。
如果將這些家伙稱作是飛船或許有些不太準確。整個飛船的外形就是一個簡單的圓柱體,它們的頭部安裝一個八邊形的機械緩沖裝置,除了導航計算機、飛控計算機以外,就剩下一個不大的燃料艙了。或許將這些東西稱作為一臺發動機來說更為準確一些。
思旭一口氣建造了將近一億艘這種村級飛船,由于數量太過龐大,思旭還建造了三個數據中心來對這些家伙進行數據層面的支援。
這一次所有的鄉級、縣級飛船都不在參加戰斗,只有幾個布滿了觀測設備的球星飛船抵達戰場來充當思旭的眼睛與耳朵。
第一批數量為一萬艘的村級飛船啟動了了它們的引擎,它們直接將自己前端的緩沖裝置chajin了小行星帶中那些硅酸鹽成份較高的小行星上。
如同螞蟻搬家一般,這群家伙帶著這些隕石成一面100乘100的方形隊列直接一頭扎向了內星系中。
當小隊抵達防御系統的警戒范圍以后,那些小到不主動激活就無法觀測到的家伙一個個如同鉆出地面的地鼠一般,紛紛將頭對準了這突然出現的目標上。
攻擊開始了,只見這些小行星的表面如同恒星表面一般爆發出猛烈的光亮。一萬個小行星爆發出來的亮度一度都將格利澤581星系內的恒星發出的光輝都給壓制了下去。
小行星的表面迅速氣化并形成了類似玻璃一般的物質。雖然這些雜質率極高的玻璃非常短暫的為這些村級飛船爭取了生存時間。但是這些已經足夠了。
喜歡迷航方舟請大家收藏:(xiake)迷航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