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們三個總兵協同作戰,將蠻人差點完全趕出大漠,西大漠就幾乎全是沙漠了。
同時期,歐陽龍和葉明剛剛嶄露頭角,在南邊討伐海盜和倭寇。
蕭家在幽州防備遼人。
【史書】平樂19年7月,沈仲南在此地插上大齊邊軍戰旗,此地離大齊邊境一千五百里。
然后他們就回去了,再往深處打沒意義。
說出來你們別笑……
平樂20年3月,這五頭蠢豬稱帝了,是的,這群呆逼……我……
說啥好呢,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腦子是不是被馬車壓過……
那不就寫明了你之前說的清君側是放屁嗎?擺明了謀朝篡位啊。
人家面對稱帝帶來的口誅筆伐和負面影響,處理方式是:既然我一個人稱帝會被人鄙視,那我們一起稱帝豈不是完美?
我反正沒懂這是什么邏輯。
他們冒天下之大不韙,于平樂20年7月登基稱帝。
西楚秦東良,后蜀秦百樓,前燕秦快,西宋秦運,成漢秦居。
【史書】平樂20年9月,沈仲南在部隊休整兩個月后,當機立斷,率領大軍回京勤王。
此時的沈仲南實力堪稱恐怖。擁兵七十二萬,帶甲數萬,軍械充足,甚至可以做到有的士兵配多把武器,十八路禁軍(今十三路)正式形成,但當時的編制還是營。
【史書】10月底,大軍行至奇丘的時候,五國之軍東拼西湊出來的一百多萬人(實際人數不明,應超一百萬),由后蜀兵神鄭天敖帶領,號稱百萬大軍,抵達奇丘,就是為了攔住沈仲南的腳步。
給成漢皇帝秦居率領十萬親軍攻打洛京留出時間。
結局嘛,大家也知道。
【史書】沈仲南采納了陸天成的圍獵戰術。
我只精通權術,兵法我不太懂,這個圍獵戰術我只看懂了一部分,我覺得核心思想就是以快打快,用自身的各種優勢打對面的弱勢,在每個小戰場造成局部多打少。
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由于他們是拼湊出來的各國聯軍,默契、配合、信任上都有問題,總結就是:大軍的組織并不嚴密,跟沈家軍鐵板一塊的情況判若云泥。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于是沈家軍利用自己這邊江湖高手多的優勢,還有斥候營的情報能力,在夜里采用ansha和絞殺的方式先干掉敵方的中層、上層軍官。
不得不說,鄭天敖是很有實力的,他的軍陣部署十分嚴密,安營扎寨也是天衣無縫。
如果不是有斥候營的強大情報能力,圍獵戰術根本無法成立。
聽說在情報方面立了頭功的是一個叫白朽的少年,倒是跟白朽營的名字一樣。
這樣,聯軍的上令下達出現了問題。
沈仲南瞅準大軍遠道而來,一定是疲于奔命。
那么擺在沈家軍現在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圍殲,還是大軍直接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