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算,把那些沒有數,而且沒人重視的設備換成好處,對主導這場交易的副參謀長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危險。
腦子飛速運轉,很快心里就有了決斷。
猶豫了半分鐘后回答:“你再給我一萬大洋,或者價值一萬大洋的黃金,我就把倉庫里沒用的淘汰設備全部送給你們,但那些整條生產線的設備你們想都不要想?!?/p>
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唐林已經很滿意了,繼續問:“我們還有一個要求?!?/p>
“按照約定,貴軍需要給我們價值三萬大洋的buqiang子彈。”
“經過我們上級首長討論研究后決定,想把那些子彈換成制造子彈的發射藥跟底火。”
“我們紅軍另外給你五萬大洋用來購買生產制造子彈用的底火跟發射藥……”
“不知道王副參謀長敢不敢接這筆生意。”
“當然,如果王副參謀長有權利賣給我們更多的發射藥跟底火,有多少我們紅軍埋多少,購買費用全部交給你,至于王副參謀長分多少給太原兵工廠作為采購經費,那都是你的事兒,我們只要發射藥跟底火,上不封頂?!?/p>
王副參謀長太清楚司令的小心思了。
danyao屬于消耗品,紅軍生產再多danyao也沒法兒擴充部隊,威脅到山西安全,所有司令才同意給紅軍一些生產復裝子彈的軍工設備。
發射藥跟底火同樣只能用來生產子彈,造不了武器,為了能換回那些戰俘,司令肯定會同意。
所以這件事兒的可操作性非常強。
王副參謀長在心里稍微一盤算就做出決斷:“可以……”
“本該給貴軍價值三萬大洋的子彈全部換成發射藥跟底火?!?/p>
“另外我還能再賣給貴軍價值五萬大洋的底火跟發射藥……”
全面抗戰開始之前,一塊大洋能買差不多二十顆子彈。
抗戰開始后物價飛漲,一塊大洋就只能購買五發子彈。
按照談判約定,紅軍可以用三萬大洋換晉綏軍六十萬發子彈。
而一顆子彈的所有生產成本中,底火跟發射藥僅僅占了不到五分之一。要是三萬大洋全部用來購買底火跟發射藥,運回陜北后至少可以復裝生產三百萬發子彈。
加上王副參謀長私底下賣給自己的發射藥跟底火,總共可以生產八百萬發子彈,以紅軍兵工廠的生產能力,幾年都用不完。
而且現在距離全面抗日戰爭還有一年多時間,有了眼前這場交易打底,只要紅軍開出的價格合適,晉綏軍肯定愿意跟紅軍繼續做生意。
屆時就能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從太原兵工廠多買一些底火跟發射藥,免得最后這些好東西全都落到小鬼子手里,成了日軍戰利品。
想到這兒,唐林馬上點頭:“五萬就五萬,我們馬上給你準備大洋……”
“當然,如果王副參謀長能賣給我們更多的發射藥跟底火那就更好了?!?/p>
喜歡抗日之鐵血八路請大家收藏:(cww)抗日之鐵血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