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情與招親,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東辰與其他參會的世子們早早來到問清湖畔,于堤壩入口列成長隊,翹首以盼,滿懷期待。
東辰舉目遠眺,見問情湖湖面開闊,波光漣漪。
四周山石聳立,綠柳低垂。
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浮云輕繞,美不勝收。
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招親擂臺矗立于問情湖畔的堤壩之上,氣勢恢宏。
臺上左側,一柄巨大的玉石寶劍懸浮半空,由陣法支撐,劍身映著朝霞,散發隱隱五彩,璀璨奪目。
右側半空則懸掛一口巨大的倒掛石鐘,與石劍遙相呼應,同樣由陣法控制,顯得莊重而神秘。
正中,一座十丈高的石碑巍然聳立,碑上刻有‘上官’二字,筆力遒勁,氣勢磅礴。
碑下,一方鼎爐靜靜地立著,爐中插著一根未燃的爐香,仿佛在靜候某個重要時刻的到來。
臺下,八十三張玉石長桌整齊排列,呈錐形展開。
每張桌上都擺放著筆墨紙硯,供世子們揮毫潑墨。
左側,幾十座臨時帳篷錯落有致,內藏奇花異果、靈草佳釀,專供各世家宗主與貴賓享用。
右側,則飄蕩著一幅幅丈余高的對聯,上寫‘前塵往事斷腸詩,我為君癡君不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頗俱傷感的詩句。
正當東辰沉浸于這美景之際,忽覺有人輕戳其背。
他轉身一望,聶見少坤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后,笑嘻嘻地望著他。
聶少坤笑著問道:“凌少,有何高見?”
東辰反問道:“聶兄,這擂臺布置得相當精妙啊,你可看出其中門道?”
聶少坤搖頭笑道:“小弟愚鈍,未能察覺。不過小弟卻瞧出另一層意思來——劍者見也,鐘者鐘也,二者合一便是一見鐘情。這與圣女招親大會的主題倒是相得益彰。”
東辰微微頷首,道:“不錯!不僅如此,還有這問情湖的選址以及特定的日期等細節之處,無不彰顯謀劃之人的心思細膩和文韜武略。只是,不知如此杰作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此人必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少年英豪。”
這章沒有結束,請!
聶少坤好奇問道:“凌兄何以斷定那人必是少年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