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歌能賣一百萬。”
“我在網(wǎng)站蹲這么多年,都沒見過有歌能賣一百萬。”
“去他主頁看看。”
“估計也是寫了很多年的老油子了,十幾二十年終于混出來一首也不稀奇。”
網(wǎng)站上音樂人們一邊在大群里聊天,一邊紛紛跑到橙諾主頁去偷窺。
“一首”
“一首!”
“只有一首賣出去的嗎?”
“不,是他主頁只有一首歌!”
“他只寫了一首歌!”
“橙諾主頁是空的,只有賣出去的那首。”
“啥時候注冊的?”
“可能注冊很久了,才賣出去。”
“前天”
“這個橙諾是前天才注冊的一個信號。”
“這人是不是誰的馬甲啊!”
野生音樂人除了想抓錢,其實最大的志向還是找到一家大公司簽約,成為有穩(wěn)定收入和渠道的簽約音樂人。
所以大家在主頁里都把信息寫的非常詳細(xì)。
生怕錯過一點個人信息,大公司想找他找不到。
特別是自恃有一些才華的音樂人,他們會寫的更詳細(xì),除了聯(lián)系方式通訊地址,還會把以往的經(jīng)歷和成就都寫進(jìn)去。
“看看他個人信息,說不定就是咱們的哪個老熟人,又搞了個小號宣傳自己。”
一下子成百上千人一起圍觀橙諾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無】
橙諾的個人主頁的個人信息一欄里,一片空白。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