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觀察員們大驚小怪,按照以往側寫師的分析方式是,在殺意空間里尋找一些如書籍、圖片這些承載信息的物品。
比如在殺意空間里找到一本雜志,上面印著一家汽車旅館的廣告。
那有可能這家汽車旅館就是sharen犯的常駐點之一,有可能是sharen犯的作案地點之一,所以sharen犯印象深刻,反映到了潛意識里。
這樣做的好處是,側寫師不用去招惹原住民,不會降低側寫師的精神耐受值,算是一種比較安全穩妥的做法。
只不過這樣找到的信息模棱兩可,因為還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開汽車旅館是某sharen犯小時候的夢想,這個汽車旅館其實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因此,還需要觀察員們場外分析推導,進一步確認信息的真實性。
這也是為什么,殺意側寫裝置一直只是運用在輔助破解陳年舊案、而不是應用在緊急破案。
因為慢。
警方的殺意側寫師需要保障安全、保障人權,大家只能打安全牌,慢慢尋找信息。
但是這個于白不是什么走尋常路的家伙。
給原住民做海姆立克急救。。。。也真是虧他想得出來。。。
“子向師兄,確認過了,火光里映出來的人臉,均對應上了失蹤時間超過一周的人口,合理猜測,這些人可能已經遇害了。。。”
“哇,死刑犯就是好用!”席子向有些兩眼放光,他的注意力并不在受害者身上,而是更關注于白居然能挖出這么有效、直接就能用的信息!
顯然于白不怕死,觀察員們也不需要考慮他的人權,可以試驗很多新的想法。。。
這對席子向來說,可是一個新的科研方向!
也意味著,殺意側寫裝置有機會從幕后轉到臺前,更有機會參加更多更緊急的調查情況!
“呃。。。”其他觀察員欲言又止,子向師兄又在發表虎狼之詞了。。。
“哦,我失態了,沒事,把消息同步給指揮組那邊吧。。。”席子向又恢復了作為科研人員該有的冷靜。
不,再觀察觀察,這個于白到底是誤打誤撞?還是他確實是個有想象力的天才?
“無意潑你們冷水,但是你們只有1分鐘了,還能找到其他信息嗎?”
一個冷淡的男聲從通訊頻道傳來。
舒良策語氣雖然冷淡,但內心還是泛起一絲驚訝。
他剛剛還在想,會不會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過其他受害者。
而于白找到的信息,恰恰印證了他的這個想法。
或許,這玩意,沒有他想象得那么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