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尸體,是在一周內,先后幾天發現的,但人不一定是同一時間殺的,有可能是先分別下手,通過延緩腐爛速度,準備好后再移出,進行拋尸。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首先,能夠對三名身高在172公分左右的男性下手,并在槍殺他們后,能搬動尸體并且組裝,作案人的體能不會太差。
其次,金屬管、靜力繩、登山扣這些都是日常生活都能買到的東西,再加上能想到用家用清潔劑來對尸體進行防腐,作案人顯然具備一定生活經驗,并且心思活絡。
職業殺手作案?一個猜測涌上心頭。
畢竟拋尸現場附近的監控都有短暫的被黑入的痕跡。
但是又感覺不太像,畢竟多做多錯,專業殺手又何必用這些并不“專業”的工具來操作?
舒良策又找出本次案件,先前的紙質文檔來查看。
這年頭,黑客技術大行其道,搞得警方辦公依舊保留著以前紙質辦公的習慣。
畢竟誰也不想哪天來個內鬼入侵,把所有數據庫搞癱瘓。
舒良策翻閱著紙質資料,視線下移,落在了其中一具男尸,腹部上的刀口。
三具男尸的死因,皆是被一槍斃命。
而這處格格不入的刀口,反而成了突破點。
因為本次殺意空間的殺意粒子,就是在這處刀口上采集的。
并且是先槍殺,后出現刀口。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其他兩具男尸都沒有出現類似的刀傷,反而是出租車司機的奧利弗·布朗身上出現了多余的傷痕?
再結合這次福金的匯報,奧利弗·布朗的大腿內側,血管切口相對淺且凌亂,并且有操作不熟練留下的特征。
此點存疑。
“福金,之前讓你們去確認一下具體拋尸時間,有確認下來嗎?”
“有的,盡管拋尸現場的監控有被黑入的痕跡,但是我們依舊根據噴泉附近植被破壞的跡象、小區保安巡邏換班時間、還有排查地鐵……警官,您是想要結果,還是另有需要呢?”
福金顯然適應舒良策的辦公習慣,舒良策微微點頭。
“好的,現在將琴湖公園、亞拉小區還有地鐵站出入口,這三個地點標記,既然確定了拋尸時間,請你幫我根據不同的、可以運輸兩個成年男性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反推回去,能否找到一個可能的出發點?”
喜歡殺意側寫請大家收藏:(。aiwx。)殺意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