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一點,作案人打開過這個工業風扇。
再往前去,其實地面已經沒什么痕跡了,都被大風吹散了,舒良策索性探索這邊的建筑結構。
發現再往前去,發現這旁邊有一個工業樓梯,從一樓直通到二樓。
工業樓梯主要就是方便施工,運輸一些重物,因此寬敞,結構簡單,安裝在外圍。
所以剛剛舒良策走主樓梯上來,沒發現這邊還有一個隱蔽的樓梯。
站在工業樓梯口,手電光束掃過樓梯金屬踏板表面,緩緩往下走了幾個臺階,站在樓梯中段,開始觀察分析——
從一樓的起始臺階開始,金屬臺階表面就有些異常的線條。
線條并不規則,寬度卻保持一致,呈現出一種淺淺的摩擦痕跡,沿著臺階逐漸向上延伸。
再次拿出便攜測量儀,測量一下擦痕的寬度,隨后輕聲道:
“最新的摩擦痕跡……某種物體被拖拽過,但痕跡沒有金屬劃傷的銳利感,更像是軟質材料和金屬摩擦形成的。”
到了樓梯的中段,這種痕跡更加明顯。
靠近樓梯扶手的金屬踏板上,拖拽線條變得更深,砂石沿著樓梯的邊緣被推擠出一道道小堆。
順著樓梯扶手掃過去,注意到靠近扶手的金屬表面也有一道道輕微的磨損痕跡。
用光斜照,果然發現了細微的弧線,像是物體靠著扶手被拖拽上樓時留下的擦碰痕。
“拖拽物體時,力道不均,應該是在這里稍作停頓或調整。”舒良策對著記錄儀解說道,他作為警方發現人,有義務對現場發現痕跡進行記錄和保護。
視線轉到工業樓梯的頂端,拖拽線條變得斷斷續續,靠近出口的金屬踏板上,有幾道模糊但較深的壓痕,像是重物在這里停留過。
下方有些泥土呈現出輕微的壓實狀態,與周圍的松散砂土形成明顯對比。
舒良策眉頭一皺,嗅了嗅。
隨后取出便攜式血液試劑,噴灑在這些壓痕邊緣,試劑很快呈現出微弱的藍色反應。
他眼神微微一凝:“血液反應……”
站起身,目光掃過樓梯出口,逐漸將這些線索串聯起來:
推擠的砂石,說明東西重量大,拖動過程中推擠樓梯上的松散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