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天時間的發酵,ai小鏡的火爆程度以指數級爆發,用戶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
甚至已經出現用戶對ai智能助手這個賽道,只有ai小鏡與其它智能助手這樣的劃分,ai小鏡成為獨一檔。
有業內人士坦言,靈鏡科技的ai小鏡橫空出世,引領新一輪的ai大浪潮已經來襲,大浪潮的到來連招呼都不跟你打一聲說來就來,把大家都搞的一陣措不及防。
ai小鏡也受到了廣大宅男、二次元粉的歡迎,這要得益于開發團隊給ai小鏡設計的虛擬形象,以及在pc端豐富的互動元素。
在這方面的開發,蕭宇沒有吝嗇經費預算。
他本來就有意在抬高公司的運營成本,預算是盡可能的多花,壓制過于離譜的企業利潤率。
有很多用戶甚至把ai小鏡當養成向的游戲來玩兒,在虛擬形象設計方面,專門有一個小團隊負責,后續上線的版本也會更新更多的互動元素。
……
4月20日,靈鏡科技總部。
“小鏡的用戶注冊量,上線至今已經突破1000萬大關。”
云舒來到蕭宇的辦公室里,向他匯報這一好消息。
從上線首日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6天時間,等于每天用戶增速超過了160萬以上,這還是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成為年度爆款是毫無疑問了。
“嗯,不錯。”
蕭宇滿意的點了點頭,軟件層面把ai智能體給搞起來,這對之后把藍星那邊維塔斯工業集團的仿生機器人技術帶到地球至關重要。
就算是閹割的“丐版”
放到地球這邊,也足以給世人巨大的震撼,靈鏡科技本來也就在做機器人與自動化產品,到時候推出一些先進的機器人產品也是順理成章。
“讓徐常明繼續增加存算力資源,隨著用戶的激增,存算力需求也會大幅激增,得提前做好準備,確保用戶體驗流暢。”
蕭宇想了如是說道。
“嗯,好。”
云舒點了點頭。
地球這邊現在的存算力資源不足,沒有量子計算機,現在把這玩意搞過來還不是時候。
藍星那邊的黑科技太多了,但弄到地球這邊來,也得等這邊的科技樹鋪墊到位才行,一些必要的前置科技樹不點亮就冒然搞過來,翻車的風險很大。
存算力資源方面倒也問題不大,蕭宇采取“大力飛磚”
的策略,直接掏錢大量購買存算力資源,要是不夠,大不了自己再掏錢建設更多的存算力數據中心。
而且正愁沒地方花錢壓公司的利潤率呢,蕭宇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