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壇,也沒有神
每個人都需要信仰。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習慣于尋找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去崇拜,去追隨,去模仿,直到把自己活成一張灰撲撲的影子。可問題是,這個世界真的有“神”嗎?或者說,那些站在聚光燈下的人,他們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偉大、純粹、值得敬仰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神壇之上,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表演,演技千差萬別,但目的只有一個:讓所有仰望者相信,臺上的光輝是真實的,值得人間膜拜。其實,臺上的那些“神”,不過是一些披著華麗外衣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些不太光彩的普通人。
光與暗的共生
成功者的故事總是聽上去很美。那些被包裝成勵志傳奇的成功學案例,仿佛告訴你,只要努力、堅持、自律,你也可以從低谷爬到山巔。可真相是,許多光鮮亮麗的背后,藏著無數污點與陰影。要知道,陽光和陰影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它們共生共存,彼此成就。
站在高處的人,往往有一種迷人的氣質。他們談吐優雅,風度翩翩,臉上總掛著一種被時間雕琢過的沉穩與智慧。他們會告訴你,成功的密碼是努力,是堅持,是奮斗,是閱讀。他們會說,自己如何熬過黑夜,如何披荊斬棘,如何用汗水澆灌夢想,然后一步一步爬到了今天的位置。
聽起來很勵志,是吧?可惜,這些故事大多只是半真半假的拼貼畫。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踩著多少人的肩膀爬了上去;不會告訴你,他們用多么骯臟的手段清除了競爭對手;更不會告訴你,許多所謂的“奇跡”,本就是時代的饋贈,而非個人的偉大。
平庸的“偉大”
我們習慣于把成功者看作天生的強者,仿佛他們與生俱來就比普通人多了一種天賦,或者說,他們擁有某種我們難以企及的特質。可事實是,大多數成功者并不比普通人更聰明、更努力、更優秀。他們只是比普通人更“知道如何贏”。
這種“知道如何贏”,并不是指多讀了幾本書,也不是指掌握了某種高深的技巧,而是指,他們更懂得如何利用規則,如何操縱人心,如何在混亂中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換句話說,他們更擅長“博弈”。
這種博弈的本質,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東西。它是赤裸裸的算計,是利益至上的冷漠,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這種成功方式不需要多大的智慧,只需要足夠的狠心與冷血。于是,我們看到,那些站在高處的人,往往并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薄情”的人。
英雄的代價
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壞人。只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里,想要脫穎而出,想要成為人上人,往往需要做出一些犧牲。而這些犧牲,通常是犧牲掉良知、犧牲掉人性、犧牲掉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
那些被稱為“英雄”的人,也許當初確實懷揣著夢想與激情,也確實想要改變世界,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光明與希望。但當他們真正踏上舞臺,真正置身于權力與財富的洪流中時,他們便會發現,理想是多么的脆弱,而現實是多么的殘酷。為了生存,為了勝利,他們不得不一次次妥協、一次次變形,直到他們自己也認不出鏡子里的那張臉。
于是,“英雄”變成了“演員”。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微笑,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他們學會了如何操控觀眾的情緒,如何用一個又一個故事來包裝自己,如何讓人們相信,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信任、最值得追隨的人。
信仰的崩塌
可問題是,一個靠表演建立起來的神壇,總有一天會崩塌。當真相浮出水面,當那些被掩蓋的黑暗被揭露出來,人們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仰望的神,不過是一個穿著金色外衣的普通人,甚至是一個面目可憎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