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心定,心不變,命亦不可改
命運這個詞,聽起來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頭頂。有人信命,有人不信,但不管你信與不信,它都在那里,像空氣一樣存在。我們說“命由心定,心不變,命亦不可改”,其實不是因為命運真的不可改變,而是因為許多人從未想過改變自己。從心到命,只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卻是人類最難跨出的距離。
你可以隨意改變一個人的環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身份,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能改變他的命運。因為命運的核心,是他的心。心是根,命是果。根不動,果如何能變?有人說,換了一個地方生活,換了一份工作,命運就改變了。可你仔細看,那些所謂的改變,只是表象。心若不變,無論去了哪里,你都還是被困在同一個命運里。
你要明白
站在高處的從來不是人,而是欲望
“人間本就是煉獄。”
這句話聽起來很殘酷,但殘酷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真相。人間的苦,并不是因為地獄的存在,而是因為人心的欲望。當一個人拼命往高處爬時,他以為自己在追求自由和成功,可到達高處后,他才發現,高處并不是天堂,而是欲望的牢籠。你以為可以一步登天,豈不知天上遍地是神仙。
站在高處的人,往往以為自己超脫了世俗,可實際上,他們不過是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視著同樣的痛苦。那些在低處掙扎的人,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風景,而他們自己,也只是被欲望bangjia的囚徒。他們同樣是更高層次的風景。
就像總有人總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判別人,誰誰誰嫖娼被抓了。誰誰誰養三了。其實你和他們一樣。
那些男人,圖的是肉體,你圖的是虛榮。表面上看起來你慈悲為懷,一本正經,但實際上你的內心骯臟到了極致。真有天你有實力了,你說不定還不如他們。
很多人喜歡用善良和高尚的外衣,包裹自己的欲望。他們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俯視眾生,指點江山。他們以為自己的心是干凈的,可他們從未照過鏡子。一個真正達到“眾生平等”境界的人,不會俯視別人,也不會輕易對別人指手畫腳。他們會承認自己的平凡,也會接受別人的平凡。
如果有人總是用“慈悲”為借口,把自己放在高處,把別人放在低處,那他所謂的善良,不過是一種偽裝。他不是在幫助別人,而是在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善與惡,不過是不同的立場
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環境下,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
執著的去追求善惡,到頭來只會誤入歧途。好多東西是不能較真的。否則誤人害己。
人類對善惡的執著,就像孩童對糖果的執念。他們以為善是永恒的,惡是必須被消滅的,可現實卻告訴我們,善與惡從來沒有分界線。你以為的善,或許在別人眼里是惡;你以為的惡,在某種情況下卻成了善。
在戰爭中,殺戮是惡,但為了保護家園,殺戮又成了善。在饑荒中,偷竊是惡,但為了養活孩子,偷竊卻成了善。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體,我們為善惡畫下的每一道界限,最終都會被現實模糊。
所以,與其執著于善惡的對錯,不如回歸自己的本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道德去判斷,也不是所有的選擇都必須劃分善惡。你只需要問自己:我做的事是否符合我的本心?
“本我”的覺醒,是脫離苦海的唯一方式
在我看來,想讓眾生脫離苦海,唯有追尋‘本我’這一條道路。
‘本我’其實很簡單,就是所有生靈內心深處最原始的需求。
人類的苦,從來不是因為外界的規則,而是因為我們背離了自己的“本我”。規則告訴我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可它從未問過我們: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渴了喝水”,這就是“本我”。它是最自然的狀態,是所有生靈與生俱來的需求。可人類卻為了所謂的文明,把“本我”視為低俗,把欲望視為原罪。他們試圖用規則和禮儀壓制自己的本能,卻不知道,這種壓制才是痛苦的根源。
佛也好,道也罷,它們都在教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