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剛賺了不少錢,還沒攥熱乎,青集就決定要把錢捐給窮人。
真真是,錢只在手里過了一圈,根本就沒有屬于神仙的感覺。
但是在神仙手里哪怕這一會,既然是合法勞動收入所得,神仙還是有處置權(quán),可以有權(quán)送給別人。
想送給誰,都有權(quán)決定。
那肯定要找老弱病殘,去資助啊。
這事對青集來說是盲區(qū),還是把錢交給凡仙,布施的名義,就是仙名山莊。
百姓現(xiàn)在應(yīng)該很少缺吃的,況且神仙根本個個都不會做飯。
他也不太清楚平民還需要啥,他們四個現(xiàn)在大概有比凡仙還要忙的趨勢,所以把事分給凡仙做很合適。
畢竟凡仙也畫不了符紙,就可以幫忙做點別的事。
等青集看看凡仙布施了哪些東西,就會有新的靈感。
可以當成是,下一個賣的貨的想法啟發(fā)來源。
青集有所警惕,好心會不會被利用,畢竟斗米恩,升米仇。
他還是會有所選擇的,不應(yīng)該白白得到救濟,需要有正當理由。
人間的事實在麻煩,這種利益上肯定積極,私情私心的事處理起來,就沒那么舒暢了。
想到冤大頭的感覺,青集又覺得也許把錢拿著比較好,給出去未必是好事。
這種事只有青jihui花心思多想,別人給一點,也不會都捐的,再說他也不是說了算的,他還是得問一下其他伙伴。
不行,就算別的小伙伴同意,他也不能!
他還是想剎住車,不想要那種匱乏感了。
問還是要問其他小伙伴,但是做是不想再做太多好事了,他們耗費了一定量法力,雖然沒有多大損失,也是勞動所得。
他只有在這個檔口能停下來,一旦開始對別人好,又會開始圣母心,開始助人情節(jié)泛濫,他那樣最終也不會得到好結(jié)果。
青集要好好對待自己,學會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
他接著挨個問了其他小伙伴,賣符紙賺到的錢,要不要布施用中立的語氣問的,不過他覺得也沒啥區(qū)別。
結(jié)果得到的回答都是類似的,不明白為什么不留著,干嘛捐出去,等別人有困難,有大災(zāi)難的時候再說。
這就說明青集總是在別人還沒有什么要求的時候,已經(jīng)自我要求太高。
還沒人來乞求自己,已經(jīng)開始自責,這種問題要改善。
管理者不能太仁慈,哪怕做一個特別光彩的人,沒有利益的帶動,也都是虛的,在實踐中需要的是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