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門》之所以是他認為韓憨最好的作品,是因為里面有一種濃濃的想寫的沖動,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渴望美食。
但韓憨之后的所有作品里,這種寫作的沖動都越來越淡了。
《1988》內容、形式都很高,但依然看不那股沖動,沒有這股子欲望,任何寫作都會流于表面。
沈言琢磨起了自己的下一本書…
暢銷小說家的名頭還是很有用的。
《我的少女時代》同名小說不夠…
總不能抄《三體》吧?
也沒有辦法抄啊,劉慈欣已經寫完了…
首版《三體》三部曲2010年全部出版完成…
當然,劉慈欣要到五年后才拿到雨果獎,然后名聲大噪…
還得薅馬伯庸!
《長安十二時辰》吧…
正想著呢,手機來短信了,掏出來一看,好吧,是姐姐發的消息。
告訴他有幾場商演還有品牌方活動以及綜藝節目的邀約。
“…你看著安排,我就一句,別耽誤了咱們電影的時間!”
“我知道,這些活動都是12月之前的…我連跨年音樂會都沒給你接?!?/p>
“這么多?”
“嫌多的話,我可以幫你推掉幾個…”
“別,咱現在需要錢…就這些吧!”
“嗯,辛苦了?!?/p>
沈言…并不抗拒商演、商業活動之類的…
畢竟工作室靠他賺錢…
而且只靠他賺錢。
不接商業活動,不賺錢,靠什么養公司十幾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