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默搖了搖頭,并沒有贊同陳銘的說法,就像一個老師在給學生上課一樣開始講話:“從貨幣這個概念誕生的那天起,所謂的人際交往的意義就產(chǎn)生了改變。”
“人類的社會其實就是利益的結(jié)合體。”
“而大大小小的集合體,國家,城市,家族,幫派組織,他們集合在一起,就代表他們有相同的意志,又或者說他們有相同的利益觀念。”
“利益足夠了,就可以讓很多事情,很多人退讓。”
“你的組織架構(gòu)越大,你需要計算的東西也就越多,你所代表的集體利益也就越多。”
“為什么還會有戰(zhàn)爭,為什么還會有武器?”
“戰(zhàn)爭的本質(zhì)就是一場對于利益的爭奪,而武器只是爭奪者對自身實力的表現(xiàn),自己這個集體的利益天平的砝碼。”
“兄弟會追殺林恩,是因為林恩動了兄弟會的利益,而你最一開始不同意我對你的委托也是我給你的利益不足以觸動你原有的利益。”
“而之后,我開大了價碼,你還是同意了我的委托。那就是我讓出了更大的利益,讓你們退步了。”
“東煌有一句俗話專門用來形容:有錢能使鬼推磨。”
長篇大論落幕,漢默看了一眼陳銘,問出了那個他理應最一開始就問的那個問題。
“林恩還活著,對吧。”
漢默提出了問題,陳銘瞇了瞇眼睛點了點頭。
所謂的利益論在這個社會是正確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正確。
那就是人類是一種復雜的生物,作為智慧生物,人類擁有獨屬于人類的底線。
一旦觸及,這個底線,再大的利益都會變得毫無價值。
兄弟會的底線就是“家人”。
而林恩就是那個兄弟會這個組織底線的觸動者。
其實在林恩投降的那一刻,陳銘就知道,他沒了機會了。
除非出現(xiàn)更大的變數(shù)。
半路出現(xiàn)的黑犬就是那個所謂的變數(shù)。
當時讓黑犬把林恩帶走,其實更符合陳銘的利益。
只需要不出手,讓黑犬帶走林恩就行。
黑犬帶著一個殘廢的林恩,是不會和他還有里奧對上的,因為黑犬是一個絕對的理智者。
他是帶著任務來的,作為獵犬部隊的總負責人,他也是是黑崎家的獵犬。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nèi)容!
他絕對的服從黑犬家的任務。
可是當時他思考之后,兩次機會,都沒有讓黑犬帶走林恩。
陳銘并沒有作壁上觀讓黑犬帶走林恩,即使是后面車輛被逼停,他都要嘗試阻攔黑犬。
除了他和兄弟會的那層關(guān)系之外,還有神父的那個承諾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就在神父當時承諾保住他們的時候,陳銘就知道事情有了另一種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