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魔術(shù),不是魔法!
曾經(jīng),愛爾琳妮看過一個街頭小魔術(shù)表演,就是關(guān)于“魔法少女”的。
說是小魔術(shù)也不準(zhǔn)確,愛爾琳妮感覺應(yīng)該更接近“雜技表演”。
當(dāng)時的表演者穿著魔法少女櫻的s服,然后操控那個可愛的小天使魔法杖在半空中懸浮,進行各種前進、后退、旋轉(zhuǎn)的動作。
當(dāng)時愛爾琳妮還記得表演結(jié)束后演出者給周圍的路人講解過原理,就是利用好幾根完全透明的細線纏繞在魔法杖的關(guān)鍵位置,然后用雙手操控細線,讓魔法杖“浮空”,周圍路人遠遠看著就像是在使用魔法一樣。
這個技巧有些類似“悠悠球”,不少悠悠球高手如果將控制悠悠球的繩子替換成透明的,那么他們手中的悠悠球視覺上看著就像是懸浮在半空中一樣。
不過,愛爾琳妮并不打算玩這種“雜技”。
反正這里是人類世界,就算再復(fù)雜的魔法也會被周圍的路人理解成“魔術(shù)”,然后自動腦補“這是使用了什么障眼法才達成的效果”。
“咳咳,那個,我們打算表演幾個小魔術(shù)。”
得到了愛爾琳妮的“眼神授意”后,陸欣雨心領(lǐng)神會,她示意周圍的群眾稍微后退一些,騰出一定的空間,隨后回到了愛爾琳妮的身邊:“準(zhǔn)備好拍照哦!”
“還有小魔術(shù)?什么魔術(shù)?”
陸欣雨的話瞬間引來了附近路人群眾大量好奇的目光。
“不知道,應(yīng)該是一些控制魔法杖,或者……放小煙花之類的吧?”
“那個妹妹這么小還會魔術(shù)?真的假的?”
“哈哈,不要太抱希望啦,別人的s已經(jīng)很可愛了,小魔術(shù)什么的看看就好。”
“應(yīng)該是猜?lián)淇伺浦惖陌桑俊?/p>
看得出來,這些群眾似乎對于愛爾琳妮的“小魔術(shù)”并不怎么看好的樣子。
這是當(dāng)然的,畢竟愛爾琳妮的模樣給人感覺也就12、13歲,這么小的孩子能對漫展二次元感興趣,能自己穿s服、打理假毛,到這種鬧哄哄的地方不怯場已經(jīng)非常難得了,魔術(shù)什么的無所謂啦。
——此時場上幾乎所有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不少人都做好了愛爾琳妮會拿出撲克牌然后跟陸欣雨“唱雙簧”表演猜牌小游戲的準(zhǔn)備。
然而,愛爾琳妮并沒有拿出撲克牌或者什么魔術(shù)道具,而是對著前方攝像機最多的方向,單手舉起了冰晶魔法杖,熟練地揮動了幾下。
“以浮云為舟,冰霜為海,迎接破曉……”
在愛爾琳妮的“吟唱”下,一個雕刻著大量魔法符文的魔法陣緩緩在她眼前的半空中浮現(xiàn)。
“什么?!”
“哇靠!真的假的?!”
“一上來就搞這么大?這是真的魔法陣嗎?”
美麗的水藍色魔法陣漂浮在半空中,一邊旋轉(zhuǎn)著一邊在人們震驚的眼神中緩緩擴大。
“不是,這怎么做到的?”
“應(yīng)該是某種全息投影技術(shù),那個魔法杖有問題,里面絕對有什么機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