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哥你得趕緊幫我們做主,這些人來者不善,把我們物理系學生的方案批得一文不值!”
“對!外校的還敢這么囂張,偶像你趕緊把他們懟回去!”
“江南……”
張俊有些意外得看著江南,心里對江南在校內的聲望相當詫異。
怎么這些人對江南的態度不像是面對學生,倒像榮譽教授或者什么殺手锏似的。
有種詭異的信任和熱切。
江南沒有理會張俊,反而向前走了兩步。
人群下意識地為他分開一條縫隙,不遠處是一塊白板,上面還掛著張俊之前推演的部分公式。
江南直接拿起一支藍色記號筆,在張俊寫下的路徑積分表達式下方,流暢地畫了一個等號,然后另起一行。
“海森堡繪景下,觀測量隨時間演化,系統狀態矢量固定?!?/p>
他的聲量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測量操作引入的幺正變換 u_as,作用在算符上,而非態矢量上?!?/p>
藍色的筆尖在白板上劃過,留下清晰銳利的符號。
“問題在于你所擔心的‘相位彌散’,本質是薛定諤繪景下,測量操作對態矢量施加 u_as 后,原始疊加態各分量相對相位的變化。但在海森堡繪景下,”江南頓了頓,目光掃過中間對峙的兩批學生,“系統態矢量 |ψ> 始終不變。測量改變的,是我們用以描述物理實在的算符表象。”
他隨即在 u_as 作用的算符下方,清晰地標注了海森堡繪景的符號。
整個走廊陷入了死寂,只有江南手中記號筆劃過白板的沙沙聲,以及他平靜解說的聲音。
“因此,剛才這位理工大學同學的物理圖景是自洽的。核心困難并非相位彌散,而在于環境自由度引入的噪聲譜如何與待測系統本征頻率發生非馬爾可夫耦合,這才是導致退相干不可控的根源?!?/p>
江南迅速在白板空白處構建起一個簡潔而深刻的開放量子系統主方程模型框架,幾個關鍵的耦合系數和關聯函數躍然板上,直指問題的物理核心。
“至于你質疑的‘無擾動’,”
江南終于停下筆,轉過身目光平靜的看著張俊“在量子達爾文主義的框架下,信息冗余才是經典性涌現的關鍵。一次測量獲取的信息副本是否足夠多,能否在環境中選擇性地穩定下來,決定了它是否‘擾動’了整體的量子相干性。糾纏的尺度,而非單一的相位穩定性,才是判斷‘擾動’有無的標尺。你們郵電大學最近那篇prl,在非厄米系統里探索的奇異點增強傳感,不正是利用某種‘可控的擾動’來放大信號嗎?”
江南精準地點出了對方學校發表的近期相關論文,語氣平淡得像在討論天氣。
最后一句落下后,張俊的臉色變得發白,眼中滿是震撼。
他引以為傲的論點,被對方用更基礎、更本質的物理圖像徹底重構,連他學校最新的研究動態,對方都信手拈來作為論據!
這已經不是解答,而是全方位的認知碾壓。
他本來以為蘇雅婷之前關于量子物理的認知已經夠深入了,沒想到江南恐怖至此。
他現在的水平,要張俊來說,甚至讓他想到了自己導師!
但問題是,他的導師是國家一級教授,鉆研量子物理三十余年。
而江南,不過是個本科生啊,甚至專業是凝聚態!
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