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麻子參加的最無聊盛事了,皇城衛其他軍都沿街治安,而他驍勇都因為有騎兵建制,故而補充尾后壯大隊伍聲勢。
這比參與那些詩會文會還要無聊至極。
一路緩緩行之,沿途百姓盡情歡呼,每經過一段街頭,還有專門搭建的臨時戲臺,唱的戲本也是國泰民安的應景戲。
有聽唱大戲的,有緊挨著警戒線瞅大典儀仗熱鬧的,時不時還有身著樸素的黑冰臺暗探隱在人群里警惕一切。
儀仗隊走的街面均用細紗鋪地,灑水降塵,光這份人力就夠負責長街布置的京兆尹頭痛了,白花花的銀子流得真快。
地壇,是座聚合大魏八方土石的圓壇,象征大魏的萬里疆土,祭祀天地,祭祀春神之所。
魏皇在此禮敬天地,禱書上表,三牲作祭,佑大魏國泰民安,佑大魏風調雨順,地壇周邊有各國使節共同觀禮。
不過此次春祭大典搞得有點大,拿一座伯府作“祭品”估計也只有大魏玩得出來。
南邊的大國楚國,因國情國制不同,那里的一方伯府其勢力要比魏國的勛貴強得多,那可是實封邑地的伯侯而非食邑幾戶的名頭伯侯。
此次魏國春祭大典還有位尊貴的外賓,南楚的外務相尊爵公卿明達公,位高權重。
南楚的使團船隊是在安喜伯府被抄沒當天到的太平港口,太平港口距離平京還有百里路,無定河航運發達,但行不了海船。
旗艦是一艘百丈福船,另有四艘戰船護衛,兩艘補給船押后,使節團共計一千余人。
留下守船看護維修四百余人,再有六百余人帶著行裝禮品轉乘南楚在大魏的巨商南門寒春的船隊走水路來到魏國京都平京。
六百人連帶行裝滿載了四十丈長的商船十多艘,行程兩日一夜,緩緩來到京城城東最大的碼頭。
麻子的好兄弟李胖墩花巨資打造的河海兩用私船不能當常理視之。
楚國的外相明達公親自帶隊訪問魏國,肯定不是敘敘舊情,互送國禮完事兒。
“訛詐”了京兆府樞密院兩大公府三百副新甲的驍勇都被忙得轉圈的禮部一紙公文拉到城東碼頭當迎接楚國使團的儀仗,氣得素來跟京兆尹不和睦的其他皇城衛勛貴子弟咬牙切齒。
這么些軍都“素來”被那幫武侯傳家的二三勛貴把控,平日里陽奉陰違不把“頂頭上司”京兆尹放在眼里。
沒那虎膽將子弟送往邊軍或是黑冰臺歷練,只會玩空心思將皇城衛把攥成私物。
如今這么漲臉的事兒連湊個近兒都沒得,活該。
家家做的生意已夠他們揮霍一生了,還貪心不足妄圖跟素來壕富的楚國公卿扯上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
麻子帶隊守護楚國遠道而來的使團進駐弘文館,光船上的物資行裝就搬運了一整天,混在城東碼頭的力夫算是掙痛了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