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
新皇登寶,普天同慶的氣氛終于來到了州府下面的縣鎮。
最明顯的新氣象就是三河鎮不論經營的何類買賣,通通都有“酬賓”大優惠。
諸如三文錢的粗葉茶,喝一碗送一碗什么的。
最妙的是賣笑賣藝的青樓樂坊,打底的茶圍錢打了五折,可把那些褲襠閑不住的花客們樂壞了,說啥也要嗑藥得勁一回。
再有便是蘭陽郡主終于等來自京城趕過來的圣旨,好消息是船隊終于可以啟航了,不好的是新皇與京中勛貴“協商”再派遣十幾位才子前往楚國游學交流,而郡主作為那邊的王妃理應多多照拂。
蘭陽郡主閱信不語,心中冷笑不止,才子?就憑那幾個整日混在脂粉堆里的米蟲也敢稱讀書人?
真有出息的話就學學人家陳玉陳公子,都是出身侯門,怎么人家就能文名鵲起?而這群“才子”還需家里要同朝堂協商?
瞅瞅那宣小娘的刁蠻性子豈是照顧別人的“保姆”?
也不知新皇安的什么心思?
反正禁宮的紫衣內侍帶來的密信就是這么個意思,氣得郡主陰沉著臉直跺腳。
還好只需在邊關等他們匯合,要是在三河鎮等的話,又不知誰要起性子。
為顧忌周圍人多眼雜,麻子等人是在三河鎮的鎮衙大堂接的圣旨,是專門發給諸位相公的圣旨,旨在挽留他們。
若高文彥等人不想遠赴楚國,可就地選擇郡府州府縣衙“歷練”,也可再赴江南諸郡游學歷練,那里人杰地靈,商貿繁榮,文風鼎盛是天下學子都喜歡游學的好地方。
且當地的州府縣衙官制比較齊全,縣衙中的縣丞主簿等文官,州府中的佐官司官以舉子身份均可擔任,若是高相公等愿意到江南游學的話甚至到官衙歷練的話只需由縣衙州府報給吏部有司批復即可。
可惜連帶錢元陽在內的幾位都婉拒了新皇的厚待,遠赴楚國的初心不變。
新皇正是年富力強時,求才若渴,奈何看好的幾位人才并不吃“甜棗”,不過都在他意料之中。
朝議郎張牧之張小郎君另有重用。
新皇欲召回張牧之,從六品的朝議郎,想著讓他名副其實,先在禮部衙堂見見事兒,待政務熟悉后調任一方歷練。
可惜張小郎君“不識抬舉”,婉拒了。
呵呵,一個個的都抗旨不遵。
嘿,那紫衣的禁宮內侍竟然還笑臉相待,氣氛半點不緊張。
奇了不是。
新皇初登大寶想干的幾件事兒有不順心的,還能有好果子吃的估計也就眼前這幾位大才子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
那紫衣的禁宮內侍即使沒辦好圣上叮囑的差事兒可不敢給面前幾位大才子甩臉色,也得好好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