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道長走南闖北這么多年,一眼就看出麻子是個西貝貨,江湖游歷是假,書生游學才是真。
“助興藥粉?嗯,貧道存貨不多,鐵小哥不要點,畢竟在這茂林山水間有佳麗作伴,須盡享人間齊樂才是?!背0驳篱L那刀子嘴回敬道。
可惜麻子不接腔,只接過蕓娘剛用山泉洗好的果子啃得咔咔響。
別看桂嶺山多澗深人煙少,不到半天工夫的鬼見愁南口已聚集到小四十多人。
大多是牽騾馬的行商走幫,少有地奔兒的雜貨郎。
這么些個行商們個個長刀短刃掛腰,氣勢悍勇;敢同教化的山民打交道“奪肉”吃,沒幾把刷子可不行。
待到夜月高懸,常安道長才從人堆里回來坐在篝火前歇息。
不枉他費勁口水地嚇唬人,終于出手些“自畫符”,震懾符賣得最好,連“貴”得離譜的驅邪符也出手了三貼。
托老天爺的福,有善觀天時的行旅提醒道:明日大晴,萬里無云,最宜穿行鬼見愁。
出門在外,求的就是安字。
翌日大晴。
鬼見愁南口外,滯留的行旅早早生火造飯,連水囊里的飲水都是煮開涼后的涼白開。
沒有三急的也要提前來一波,畢竟誰也不想因為三急在那一線天多耽擱一刻工夫。
鬼見愁曲曲折折五六里長,寬處幾丈,最窄處也有丈余,常年不見陽光導致溝底潮shi陰暗,茅草叢生,碎石散落,崎嶇難行。
無數蟲豸毒蛇將鬼見愁當作樂土,在此繁衍生息,故而鬼見愁的毒瘴在桂嶺山民中是談之色變的麻煩。
連山中最不耐酷熱的野豬都不往鬼見愁那陰涼溝溝里乘涼。
但來往鬼見愁的行旅早有準備,將浸shi的麻布蒙住口鼻即可,若是能辨識藥草的可以在浸shi的麻布上再涂抹藥汁加一層瘴氣侵蝕的防護。
略通藥理的常安道長便是以此為由賣出不少符箓呢。
快到午時,滯留在鬼見愁口子的隊伍收拾完畢準備開拔,個個將褲腿綁得緊緊的,更有人將一套獾子皮縫制的皮褲穿上。膽大的自然排頭,勢單力薄的自然排后。
麻子常安道長等人牽著騾子居中。
剛進入一線天的隊伍迎面就襲來一股挾裹蟲蛇腥臭的瘴風,陰冷且惡臭,眾人忙捂緊口鼻抵擋。
眾人借著頭頂的亮光,低頭注意著腳下亂石,默默穿行。越深入鬼見愁越震撼,短短幾里的山間縫隙卻是別有洞天啊,連曾穿越幾次的老客都四處察看。
總有那么幾個身背藥簍腰別藥鋤的采藥客專門混在隊伍里采鬼見愁特產的幾味藥草。
鬼見愁因蛇蟲聚集環境常年陰暗潮shi之故,特產的諸如蛇骨草地龍根等珍稀藥草是藥商最喜的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