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獸得天地所鐘,常居之地必生靈異。
靈鹿之屬常居地所能滋生靈花異草。
正是廖爺注意到靈鹿青焰的奇異后才更謹(jǐn)慎再謹(jǐn)慎,好好護(hù)其形跡,可以說靈鹿青焰幾乎沒在村里鄉(xiāng)親面前顯現(xiàn)過,連鐵雞兒捕食都是遠(yuǎn)飛深山,吃飽了才回來。
小青焰可是難得的靈獸啊,江湖正邪難辨,人心鬼蜮,防不勝防啊,正好麻子拜的師父修行了得,能護(hù)得住青焰。
靈鹿青焰乃水鹿所屬,喜水親水,守著小清河的小青焰被廖爺保護(hù)得好,白天在廖爺家里玩耍,晚上休憩時只在村畔十里河段里藏身,日久生異,體內(nèi)靈息不停地散溢使得這十里小清河中滋生不少藥性不錯的水生藥草,連青焰常臥睡的藕蓮田出產(chǎn)的藕根都比別的地方香甜呢。
不少水草異花都被青焰吞吃了,只有少數(shù)味道不好吃的才被它口銜拿給廖爺。
那金絲月鱔本就是條肥碩的貪嘴貨,在淤泥中鉆來鉆去,撞運(yùn)吞食不少藥性不錯的水草藕根,才幾年工夫便吃得猛長個頭,超眾的體格令它雄心萬丈,往日懼怕的鯉魚草魚都不放在眼里,如今的口腹之貨而已。
。。。
秋忙時節(jié),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都忙呢,忙著將收獲的糧谷晾曬入倉,忙著修壟晾秸稈,清閑的人寥寥無幾。
秋日的小清河里魚蝦肥美,螃蟹也肥得流油黃,清閑無事的劉老先生約麻子一同去垂釣,垂釣可是一樁雅事,王小胖跟在后面打雜,廖爺知道后也跟來湊熱鬧,他可是老釣手。
于是乎河邊出現(xiàn)一處場景,一個胖小伙兒與一頭赤狐不住拋玩口銜枚石子兒玩得起勁兒,一頭牛犢大的大狗安靜蹲坐在河邊凝望河水故作沉思狀,實則眼珠子來回追著飛來飛去的石子溜溜轉(zhuǎn)。
踏浪性子跳脫,能忍住不動身子已算是麻子近日不吝調(diào)教之功。
一塊潔凈河石上蹲有一件泥炭小爐燒得正旺,炭火上蹲著一只圓肚茶壺,茶壺的小壺嘴正咕嚕嚕冒著熱氣,兩老一少安然坐于河畔巨石,手持黃竹魚竿,目光緊緊盯著浮漂,三人都頭頂一只破草帽,尤其是廖爺和麻子嘴里嚼著微甜的茅草根兒,儀態(tài)愜意,儼然是老釣家。
三位釣者持竿垂釣之余還不忘,探手品茶香,嘴邊拉家常。
茶是竹葉茶,采自隴西郡綠城書院后山竹林嫩葉,炒法學(xué)自管書院膳堂的老焦頭。
竹的清香,有股竹瀝的清甜,好茶,好茶。
所謂的家常便是廖爺吹噓年輕時曾釣中過大魚,八十斤重的巨魚,光溜魚就花了半天,當(dāng)然不是在這條小清河,而是一片大湖澤。
論吹噓劉老先生當(dāng)仁不讓,即言曾在赤水河釣中一條大青魚,小百斤的螺螄青,渾身青灰,那魚鱗能有巴掌大,個頭跟一頭小牛犢般大小,當(dāng)然拉上岸時還借了他手之手,畢竟魚太大,一個人拉不動啊。
麻子不才也加入其中,等二老吹噓完自己年輕時釣魚的高光,輕描淡寫地自言至今雖無釣中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巨魚,但曾在隴西郡的隴川縣一處天坑中釣到一頭劍靈幻化的烏鱧,不足兩尺長的小魚而已。
小書生的“謙虛”惹來兩位老人的紅眼即鄙視。
一柄靈劍吶!
久聞其名還沒見過真貨呢。
即使腦子再昏聵也曉得一柄靈劍的珍稀。
號稱天下劍門魁首的青城劍門其門中所藏靈劍才幾柄?
一巴掌之?dāng)?shù)?
可能吧?
能在江湖上叫出名字都是幾十年前的事兒了。
國之鎮(zhèn)國神劍夔龍劍,傳言其劍靈便是一頭夔龍的龍魂,二百年不顯世了。
幾十年來江湖上鮮有靈劍的傳說了,實在是太罕見了。
此刻,廖爺是這么近聽說一柄靈劍的新鮮事。
他老人家要是知道麻子此刻氣海中有靈寶螭吻槍,靈劍赤虎,靈鎧十虎,絕品神兵碎星河,靈印金蛤蟆該有多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