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知道南楚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十分“跪舔”魏國君子了吧。即使現在魏國朝廷把君子六藝中的樂、射、御不列入科考范圍,并不代表不需要學,有那條件的都是通六藝。
大魏的書生依舊是南楚人心中的古代君子典范。
有經濟條件的家庭能真正培養出一名兼具君子六藝的書生是特別難的,大多能通三藝已經是龍章之姿了,也就在京城等大城能遇見舉人扎堆,進士結隊的大場面。若是擱到郡州下面的縣鎮,幾乎寥寥無幾,即使有也大多是告老還鄉的老鄉紳。
得虧麻子弓馬嫻熟,當時在京城就任皇城衛小驍勇都都衛時并無因什么不通軍事而“誹謗”他。
在京城當官兒誰還沒挨過御史臺的“潑臟水”,這是他們門子里慣用的敲打方式。
。。。
來安鎮。
好名字。
麻子牽著驢踏進鎮子時迎面來了一群閑漢身著粗麻,粗手粗腳地拋灑柳枝水,時不時拋撒些炒米飯,一頭戴大紅帽的神婆且走且跳,手里時不時晃下銅鈴,嘴里念叨著模糊不清的哀詞兒。
這是哪家在辦白事,趕在出殯前“凈街”呢。
眼見著要沖撞上,麻子輕輕一移身,讓開了主路。
來安鎮不大,一盞茶工夫就能轉個遍,有客棧兩三家,麻子選了一家看著比較干凈整潔的。
“公子,是打尖兒還是住店吶?”
跑堂小廝手拿麻布正偷懶在店門口瞧街上熱鬧呢,他是個眼尖的,立馬瞅見麻子往這邊過來,立聲迎道。
“住店。”
一聽是住店,跑堂小廝笑得更真誠幾分,急上前接過韁繩,便引路往臨街的后門走。
“小哥不用喂驢,只需備些清水就行。”
麻子卸下行李,勸道。
現在三思的嘴是養刁了,半點素的都不入口咯。
“公子放妥了心,小的保準伺候得好好的。”
跑堂小廝接過騎驢公子遞過的碎銀,笑得露出了大豁牙。
乖乖咧,還是位出手大方的小相公呢。
跑堂小廝利索安排好后院小廝伺候三思,忙上前替麻子提拿行李到堂廳柜臺登記。
麻子選擇先讓自己吃好喝好,然后再轉轉鎮子,有無肉鋪給三思備糧。
好吧,等他用過午膳,在客房用熱湯泡腳罷,渾身清爽出門時已晚霞映天,這時辰曾會有肉鋪還賣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