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開銷路,常安道長神乎其能地玩起了“試用”套路,先尋一些購買符箓且好歡場吃花酒的老主顧們試藥,體驗佳者推廣。
至于如何挑選“試藥童子”,常安道長他自有一番套路。
首先得是歡場常客的壕氣主兒,不然舍不得花上幾十兩銀子買一粒金槍不倒丸;其次呢,身子骨足夠揮霍,不然得了馬上風,毀的也是他常安的金字招牌。
在利用些許曾留在黑冰臺的人脈,無定河畔的藥攤子就屬他一家“正規”,巡街的公差瞅見了也繞著走。于是乎,騰地一聲,銷路一下子暢開了。
就這么兩三日,道長手里積攢的壯陽藥丸被搶購一空,晚間回觀里數錢時所售銀錢竟然達三千六百余兩銀子。
銀窠子,銀元寶,銀票,金葉子,金豆子在桌子散擺著。
他自幼長于京城勢力戶鐘家,不是沒見過這么多銀錢,只是自己從來沒有一下子擁有過這么多現銀。
沖擊感很大,腦子有些發懵。
常安道長忽然有種明悟,他不該跟家里鬧翻,賭氣去修道來著,他應該到藥行當個掌柜來著。
商業奇才啊屬于是。
一身才華就這么被埋沒了。
老頭子,我悔終生啊。
痛悲。
。。。
小書生老家河陽城,包子鋪的生意一如既往的興隆。
近年柳玉環柳大掌柜在河陽城穩扎穩打地只開了兩家分店,一東一北,貨源足,銷路多,攤下來的素菜包子還能再降價兩文錢。
低至三文錢一個的素菜大包子簡直是窮苦人家眼中“無上佳肴”,現在的河陽縣城里只要不懶散的乞丐都能在味極鮮包子鋪找到事做。
活路有了,就不那么憊懶咯。
不論城里人還是縣城左近十里村巷的,只要想吃味極鮮的包子,只要加一點跑腿錢,保管給你送來熱騰騰的大包子。
跑船押貨的商隊,只要途經河陽,總要采買味極鮮的大包子。
個大分量足,賣力氣的力夫吃上四五個能頂一天的勞作。
河陽城味極鮮包子鋪柳大掌柜的善名隨著過往的客商船夫傳出了陽州地界,繼而隨著商路航道向更遠的地方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