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工夫過去,手札上記載的可不僅僅是燒烤了,燉雞,燜雞,炒肉絲,泥包雞,羊肚雞等等,近二十種雞肉熟制處理。
鐵一刀自問還算個“飽學之士”,在做著吃的方面“略”有天分。
但手中狼毫不停,在聽鐵骨大哥輕描淡寫的講做雞的膳食,花樣,手法,火候,佐料?
燉雞時需用活雞現殺,宰雞前先來個分筋錯骨?
不放雞血?
不用燙水燙毛?震散?
藥膳雞?藥草喂養?
越往后書寫,鐵一刀不敢半點走神,右手穩穩執筆,書個不停。
蠅頭小字,談不上飄逸兩字,但在鐵骨眼里便是很好看的字,雖然他識字不多,不明覺厲。
此間,兩人間配合默契,互相佩服。
林中微風吹過,不遠處的溪流潺潺叮咚,青花驄早已回到近處歇息。
終于書寫完畢,整整三十道方子,其中最后的十道是藥膳,主材是雞,輔材乃是各類藥材。
還好鐵一刀略知些藥理,雖然鐵骨是經驗之道,但在他聽來卻暗合用藥至理,君臣相佐,陰陽相濟。
手拿這“沉重”的手札,鐵一刀心中不斷感嘆,博大精深,博大精深。
“鐵骨大哥,請受小弟一拜?!辫F一刀鄭重將手札收起,立身正襟,躬身拜。
鐵骨靜靜不動。
“小弟知鐵骨大哥心念雞鳴山安危,刻不容緩,請上馬?!?/p>
江湖人爽言快語。
鐵骨沒拒絕他的好意,待鐵一刀收拾馬具后,在青花驄背上深深給他回一重禮,揚鞭策馬疾馳南去。
山路崎嶇,但青花驄乃是百里挑一的良駒,如履平地。
鐵一刀站在山道旁,目送好大哥一騎絕塵的身影,佇立許久。
回身時,翻手間,手中出現一個羊皮囊。
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兜囊而已,但他卻從中翻出一張折翻幾次的書信還有幾張面額共三百兩雪銀的銀票,一塊紅木料子且布滿刻紋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