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訫甚,這是小郎君。咳咳,小郎君安好。”
一鄉(xiāng)親揉了揉眼認(rèn)出是幾年前離家游學(xué)的小麻子當(dāng)面,咳咳,小郎君當(dāng)面,趕忙躬身問安好。
要不是農(nóng)活沒忙完,他都想上前迎迎。
“好,好,都好,三嬸子可別這樣,我還是那個小麻子。”
麻子遇見鄉(xiāng)親打招呼,心中復(fù)雜的情緒也跟著平復(fù)下來。
離村子越近相熟的鄉(xiāng)親也多了起來,紛紛上前打招呼,多年未歸家,河沿村的村口竟建了座樓門,青石門匾刻有河沿村三字,一看便是劉老先生的筆跡。
穿過高大的樓門轉(zhuǎn)而向小河村,村口又矗立一座三層高的六角亭最為奪目,遠(yuǎn)望那亭樓形制,大可能是座魁星樓。
果然。
來到小河村口,一座造型優(yōu)美的石拱橋一頭伸進(jìn)高大的門樓,一頭連接鄉(xiāng)間村路,從河沿村到小河村的黃土路被青石板鋪得齊齊整整的。
一條寬約兩丈的溝渠擦著小河村蜿蜒到左近的水田中。
這是麻子中舉后,縣里撥款修建魁星樓時左近富戶湊錢蹭“東風(fēng)”修建的溝渠和石拱橋。
麻子過橋時看到橋面上圖案雕刻精美的望柱和石欄,便猜到鄉(xiāng)親們的熱忱。
村子確實大變樣咯。
七八個留著鼻涕兒的稚童騎著木馬風(fēng)一般掠過,嘴里不停喊道:大將軍駕到,通通閃開。
所謂木馬便是用干草編織類似馬頭包裹在一根木棍的一端,所謂騎木馬便是將木棍夾在襠下,光禿禿的一頭擦地,跑起來灰塵飛揚,甚是威風(fēng)。
看見小屁孩兒們從自己跟前風(fēng)一般掠過,嘻嘻哈哈的,不由嘴角上揚。
好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自己兒時也曾是飛馳的大將軍,記得有次還被木馬擦傷過魚袋呢,差些嚇懵,還以為以后沒蛋蛋了呢。
小屁孩才不管牽驢的是朝議郎還是劍仙高徒呢,本大將軍駕到,閑雜人等快快閃開!別擋道!本大將軍一旦飛奔起來可是不會拐彎。
“沖啊。。。”
“沖啊,小的們給本將軍殺啊。”
一股塵煙掠過,又消失在村道中。
年齡稍大點的小子都在地里幫家里忙農(nóng)活呢,留在村里瘋跑的都是八歲以下的小屁孩兒,一個個精力旺盛,正是瘋玩的年紀(jì)。
來到熟悉的村道。
額,(⊙o⊙)…。
麻子一臉愕然,誒,不是。
籬笆墻呢?
青磚白墻甚是亮眼。
老山葡萄藤架的門子呢?
一座相當(dāng)闊氣的青磚大門樓立在眼前。
門前一對兒抱鼓石甚是著眼,石雕精美,刻的是麒麟臥松圖,寓意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