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裝離開古城縣。
來時只有薛捕頭知曉,綠城書院的尤山長老焦頭小啞巴等寥寥數人知曉。
離開時也只有他們知曉。
此次京城之行,他準備東去北上至桂嶺再東去賀州穿越朔方郡安臨郡再南下直至平京所在的京畿之所上安府。
來到古城縣東便是隴西郡最密集的群山皚皚,見四周無人便御劍飛空,躍澗穿峽往東北方飛去。
桂嶺南邊挨著雁州,桂嶺作為一山州幾乎無平原之地,有的僅僅是河流沖積而成的河灘小平原。
桂嶺地處西隴山脈北端,山高水險,百姓生存環境惡劣,每年上繳的賦稅還不夠貼補地方的。
地處魏國最北的朔北郡,其郡府治所設在雍州,雍州更是邊州,桂嶺作為雍州的大后方除了作為提供驍勇善戰的兵源地外還承擔著承運糧草的重任。
但桂嶺深山中十幾條能運貨的河流何止十八彎,生活在這片山林的山民都曉得,過路的官船最肥嫩了,一整船的糧食吃啊吃不完。
整座寨子搶上幾艘便是吃上幾年都吃不完。
桂嶺多山多金銀礦,基本上生活在山寨的山民都以采礦謀生,不論大小礦場,官辦還是私家的又或是偷采的。
于是乎,桂嶺一州之地存在一個百年來從未改變的怪象。
每年朔北郡府有春秋季兩次運糧時節,光航行在桂嶺一州之地的官船十中有五會被“各路豪杰”搶劫甚至搶掠一空。
那些行走在刀刃上的“強盜”心里也有桿秤,不殺官兵不殺船夫,更不毀船。
而游走于各礦場的巨商總以金銀高價收走“豪杰”手中多余的糧食。
那些手眼通天的巨商再將收上來的“官糧”運到雍州低價賣與當地的同行,換得雍州商賈從關外帶來的緊俏貨,比如山參,鹿茸,寶石,皮貨,良木,產自北原的高頭駿馬,產自北原林海的珍奇異獸及寶藥山珍等。
而桂嶺各山寨每年還需向官府繳稅,必須是金銀,重稅,不接受銅錢,再者整個桂嶺流通的銅板也不多。
不然便會敕令其山寨定性為匪寨,各路良家民寨皆可斬之。
奔走于山川河流的山民向來性子桀驁難馴,在村寨子里只服長老寨主的命令,不服官府教化,于生活在十萬大山里的諸多僚寨可有一拼。
每年雍州抽丁補充邊軍,那些精悍校尉們最喜桂嶺兵,悍不畏死,聽話不油滑。
。。。
麻子還是老樣子,一身刀客打扮,一柄長刀斜掛腰,黃皮酒葫蘆腰間掛,鹿皮長靴蹬腳上,御劍穿梭于山林間。
那件來自火羅國王宮秘庫中的灰袍,被他在膳堂蹭吃一頓大餐后“典當”成狗子在書院的伙食費,只不過這次的伙食費是尤山長索要的。
將幾封書信交予麻子后,眼光毒辣的他一眼就看出來麻子外披的灰袍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