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知點點頭:“畫得挺細致,不像隨便涂鴉。聽說她素愛研究醫理草藥,沒想到對風水也有涉獵。”
正說著,廊下傳來腳步聲,方才那位宮女端著個青瓷托盤進來,上面放著兩碗淺綠的茶湯,還冒著熱氣。
“夏才人,這是我們娘娘平日里喝的藥茶,用院里種的薄荷和金銀花泡的,能解暑氣,您嘗嘗。”
宮女將茶碗擱在石桌上,動作輕緩。
夏秋知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清清涼涼的,帶著點微苦的回甘,倒比尋常茶水更爽口。
“這茶不錯,解暑正好。”她笑著贊了句,順勢問道,“看娘娘院里種了不少草藥,平日里都是自己打理嗎?”
宮女笑道:“可不是嘛。蓉嬪娘娘最上心這些,每日晨起都要去后院藥圃瞧一圈,澆水、施肥,親力親為。有時候研究藥方到深夜,有景別致
春雪在一旁搭話:“娘娘可真是好性子啊。”
“蓉嬪娘娘待人是溫和,就是性子偏靜,不大愛出門。”宮女說起這個,話匣子倒開了些,“除了初一十五去給太后請安,大多時候就在宮里看書、制藥,偶爾跟相熟的幾位娘娘說說話,其余時候連院門都少出呢。”
夏秋知指尖在茶碗沿轉了半圈,笑著接話:“這般說來,娘娘倒是個會享福的。宮里熱鬧地方多,能靜下心來侍弄花草、研究醫理,也是難得的自在。”
宮女聞言,臉上露出幾分認同:“可不是嘛。前陣子御花園的牡丹開得正好,好些娘娘都去賞玩,我勸娘娘也去走走,她卻說‘藥圃里的薄荷剛冒新芽,離不得人’,硬是守著院子沒動。”
“那娘娘平日里除了這些,還愛做些什么?”夏秋知狀似隨意地問,目光落在池邊幾片浮葉上。
“嗯,就是看書了。”宮女答道,“案頭總堆著些醫書,有時候還會抄錄些藥方子。對了,娘娘還愛畫些草藥圖譜,說將來若有機會,編一本宮里的藥草志,省得新人不認得藥性,用錯了耽誤事。”
夏秋知挑眉,順著話茬就往下接:“編藥草志倒也是功德事。說起來,蓉嬪娘娘的生辰也快到了吧?”
宮女剛想開口說些什么,就聽見有腳步聲從主殿方向傳來。
宮女眼睛一亮,忙轉身:“許是娘娘醒啦!”
話音剛落,只見蓉嬪披著件墨綠紗衫緩步而來,身旁是另外一名宮女扶著。她發髻松挽,臉頰帶著些紅暈,見了夏秋知淺淺一笑:“讓夏才人久等了。”
夏秋知忙起身行禮:“是妹妹來的唐突,擾了蓉嬪姐姐歇息。”
蓉嬪抬手虛扶了一把,笑意溫和:“說什么唐突,你能來,本宮這里倒添了幾分人氣。”她在石凳上坐下,目光掃過桌上的食盒,“這是……帶了點心來?”
“是宮里新做的紫藤花糕,想著姐姐或許愛吃。”夏秋知打開食盒,淡紫色的糕點透著瑩潤的光澤,“前昨日在通籍司查檔,見宮道的紫藤開得正好,就琢磨著讓御膳房做了些。”
“紫藤花性溫,做糕正好合時宜。”蓉嬪拿起一塊,放在鼻尖輕嗅,“本宮小時候在江南,祖母也常做這個。那時候院墻邊爬滿紫藤,花開時像掛著紫色的云,摘了花瓣拌在米粉里,蒸出來的糕帶著股清甜味。”
提到江南,夏秋知心頭微動:“姐姐是江南人?”
“嗯,祖籍蘇州。”蓉嬪喝了口茶湯,眼底泛懷念,“兩地相隔……何止是山水遠啊。”
夏秋知握著茶碗的手指微微一頓,抬眼瞧著對方眼底別樣的情緒,便順著話頭問:“蘇州倒是個好地方,煙雨江南,想來景致與宮里大不相同吧?姐姐離鄉這些年,可時常會念想?”
蓉嬪垂下眼簾,輕輕撥弄著糕點上的糖霜,半晌才抬眼,笑意淡了些:“是啊,離得遠了,連夢里的景致都模糊了。倒是這紫藤花糕,還能吃出幾分舊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