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水鏡之中,已經是第二天一大早(瀛洲島上跟天上時間一致),姬昌來到午門,朝著宮殿的方向拜別,謝過皇恩,然后帶著家將,徑直出了西門,來到十里長亭。百官都很敬重他,武成王黃飛虎、微子、箕子、比干等人都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了。姬昌下了馬。
黃飛虎和微子上前慰問說:“今天賢侯歸國,我們備了一杯水酒,一來是為君侯榮歸餞行,二來還有幾句話想冒昧地說與君侯聽。”
姬昌說:“愿聞其詳。”
微子曰:“雖然君王有負賢侯,但希望您念在先君的恩德上,不可失去臣子的操守,不要心生異念,那樣的話我們就很欣慰了,百姓也會感到慶幸!”
姬昌叩頭謝道:“感激君王的赦罪之恩,承蒙各位的再生之德,姬昌就算到死,也不能報答君王的恩德,怎么敢有其他想法呢。”
百官紛紛拿起酒杯為姬昌敬酒。姬昌酒量很大,能喝上百杯,正所謂“知己到來言不盡”,大家彼此感情深厚,一時都舍不得分開。
正暢飲的時候,只見費仲、尤渾騎著馬過來了,他們自己準備了酒席,也來給姬昌餞別。百官一看到費仲、尤渾二人到來,就有幾分不高興,一個個都借故離開了。
姬昌謝道:“二位大人!姬昌有何德何能,承蒙二位遠道而來餞行!”
費仲說:“聽說賢侯榮歸,卑職特地來餞別,有事來晚了,還望恕罪。”
姬昌是個仁德君子,待人真誠,沒有絲毫虛情假意。一見到二人如此殷勤,心里便很高興。然而百官都畏懼這二人,都先行散去了,只剩下他們三人繼續飲酒。
酒過數巡,費仲、尤渾說:“拿大杯來。”二人倒滿一大杯酒,敬給姬昌。姬昌接過酒,欠身謝道:“承蒙二位厚意,不知何時才能報答!”一飲而盡。姬昌酒量好,不知不覺連喝了好幾杯。
費仲問:“請問賢侯,我常聽說賢侯能推演先天之數,這推算的結果果真沒有差錯嗎?”
姬昌回答說:“陰陽的道理,自有定數,怎么會沒有準呢。但人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善于趨吉避兇,也能逃脫一些既定的命運。”
費仲又問:“像當今君王所作所為都很錯亂,不知道將來的結果能不能預先知曉呢?”
此時西伯侯已經有了半分醉意,忘了這二人的來意,一聽到問君王的吉兇,便皺起眉頭,嘆息道:“國家的氣數已經黯淡無光,就這一代便會斷絕,不能有好的結局。如今君王這樣行事,是在加速國家的衰敗啊。做臣子的怎么忍心說這些呢!”姬昌嘆息完,不禁神色凄涼。
費仲又問:“這氣數應驗在什么時候呢?”
姬昌說:“不過在四七二十八年之間,戊午年中的甲子年罷了。”
費仲、尤渾二人都連連嘆息,又向西伯侯敬酒。過了一會兒,二人又問:“我們二人,也請賢侯算上一卦,看看我們的終身運勢如何?”
姬昌本就是賢人君子,不懂得虛偽,當即在袖中演算了一卦,然后沉吟了許久,說:“這卦象很是奇特怪異!”
費仲、尤渾笑著問:“怎么?我們二人的卦象中有什么奇怪之處?”
姬昌說:“人的生死,雖然有定數,有的是因為癱瘓、鼓脹、膈癥等各種雜癥而死,有的是受五刑、水火之災,或者上吊、跌落、撲傷等意外而死,這些都是非自然死亡。但不像二位大夫,死得稀奇古怪。”
費仲、尤渾笑著問:“到底是怎樣?死在什么地方呢?”
姬昌說:“將來不知是什么緣故,會被雪水淹沒,凍死在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