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亞德里城,南區(qū)勇敢大街。
卡里恩坐在租房二樓的窗口處,一邊閱讀著資料,一邊寫著信。
工廠是在開始籌建了,但具體要生產(chǎn)什么魔法產(chǎn)品,還得取決于市場。
而王都,無疑是最大的市場。
想要賺大錢,就得看準需求。
所以卡里恩花了兩天的時間,在王都里面進行了調(diào)研。
最后確定方向,并預先選定了目標客戶。
放下筆,卡里恩將寫好的十幾封信,通過阿奇郵寄了出去。
這一周以來,卡里恩一直通過阿奇向外寄出信件。
而郵寄的對象,都是王都里面的普通居民。
卡里恩以機械神教的主教身份自居,向這些居民闡述了機械神教的理念,并邀請他們加入機械神教,謀取財富和平等。
簡單一點來講,就是打廣告。
當然,迄今為止,卡里恩沒有收到一封回信。
對于正常人來說,機械神教是什么鬼他們壓根沒聽說過,所以很難相信信件里面的內(nèi)容。
但這并不重要,卡里恩想要的,只是讓他們知道有機械神教這個組織而已。
很多時候,信息的接收是潛移默化的。
絕大部分的廣告,目的并不是讓人直接就購買產(chǎn)品,而只是讓他們的腦海里,留下關于某個品牌的印象。
等以后他們對于這種類型的產(chǎn)品有需求的時候,這個印象就會驅(qū)使他優(yōu)先選擇這個品牌的產(chǎn)品。
所以卡里恩大量送出去信件,就是要讓王都的居民記得機械神教。
而且為了加深他們的印象,卡里恩甚至設計了一個齒輪的logo,并做成了刻章,印在了每一封信件醒目的位置。
當然,截至到目前,那些居民對于機械神教,也只有虛無的印象。
不過卡里恩認為,哪怕他們覺得機械神教是一個三流組織也無所謂。
通過持續(xù)的信息灌輸,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對所謂的機械神教習以為常。
等到那個時候,卡里恩再以機械神教的名義出售魔法產(chǎn)品,王都里面的居民就不會對機械神教感到陌生,相反他們可能還會討論機械神教賣的是什么玩意兒。
起初討論的可能不會是什么好詞,但至少關注度會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