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內(nèi),資善堂里。
太子指著顧硯送過來的那幾張紙,笑道:“這小丫頭脾氣不小。”
“宋允不該惡語指責她阿姐。”顧硯笑道。
“宋允真想收李姑娘入門下?你當眾挑明,有什么打算?”太子看著最后幾行。
“江南那些絲綢行會為了少交稅款,大肆交接賄賂官吏士子,這些年更是和宋允這樣的人呼應(yīng)勾結(jié),往朝廷的手越伸越長。”顧硯神情嚴肅起來。
太子眉頭微蹙,嗯了一聲。
“宋允這樣的人,要是處置起來,最難的就是他這份聲望。”顧硯道。
“你打算用他想收李姑娘入門下這件事?怎么用?”太子眉頭舒開。
“讓他和阿囡對面論一論。”顧硯一臉笑。
“這是太宗時候云瑯閣學(xué)士對陣翰林院的招數(shù)?”太子笑出來,“就怕李姑娘敵不過宋允。”
“阿囡牙尖嘴利得很。”顧硯笑道。
太子重新拿起那幾張紙,思忖片刻,笑道:“牙尖嘴利倒在其次,拿王相夫人類比,李姑娘這份不拘一格的機變難得,你真覺得行?”
顧硯點頭。
太子掂量片刻,點頭,“就算不敵,宋允斗嘴贏了一位小姑娘,也不是什么得臉的事,李姑娘真要是敗下陣,你真讓她拜入宋允門下?”
“那要宋允說的阿囡心服口服,阿囡自己愿意了才行不是。”顧硯攤手。
“也是。”太子想著李小囡那副無知無懼的樣子,失笑。
想讓那個小丫頭心服口服,那可是太不容易了。
“到時候,能不能請王相做個壓個陣腳?”顧硯笑問。
“最好不過。要是李姑娘敵不過,又不肯拜入宋允門下,你就請王相教導(dǎo)李姑娘。”太子想了想道。
“是。”顧硯笑應(yīng)。
找個人說話
平江城。
一艘簡潔結(jié)實的小船停在李家宅院后的湖邊。
吳妙真提著提盒,走下跳板。
岸上,隱身在樹后的婆子急忙迎上吳妙真,垂手稟報:“剛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