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這一切,侍衛(wèi)長毅然決然的走向趙姬離去的方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并且這是戰(zhàn)國,禮教對女子的束縛并不大。
話說楚莊王在一次平定叛亂后大宴群臣,寵姬嬪妃也統(tǒng)統(tǒng)出席助興。席間輕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
楚莊王乃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
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許姬的手,當然也可能摸了其他地方,年代久遠,已無從考察。
這位妃子也不是嬌柔之輩,拉扯中,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
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后查看眾人的帽纓,誰的帽子上沒有纓帶,就是無禮之人。
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宴,與諸位務要盡歡而散。現(xiàn)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
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都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
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說:“酒后失態(tài)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任,豈不大煞風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絕纓之宴”。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zhàn),有位大臣總是在前面沖鋒陷陣,拼死保護楚莊王。楚莊王訝異地問他說:“你為什么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
那大臣回答說:“我本就該死!臣就是那絕纓之宴上的無禮之人!”
這從側面說明,那個時候,對這方面還真不那么在意,從一而終,貞節(jié)牌坊,那都是明清盛行的。
侍衛(wèi)長快步朝著趙姬的方向而去,果然沒走幾步,就看到趙姬在一涼亭中坐著。
見到侍衛(wèi)長過來,趙姬微微側頭,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先聲說道:“侍衛(wèi)長,可有事否?”
侍衛(wèi)長連忙低頭,恭敬地回答:“回夫人,屬下?lián)斓椒蛉说男樱貋須w還。”
趙姬輕輕抬起腳,讓白嫩的腳丫舒展在空中,腳尖用力往里扣著,顯得整個腳特別的修長,說道:“我腿扭了,侍衛(wèi)長可否給我穿上!”
侍衛(wèi)長的目光早就被那雙玉足吸引,又白,又修長,聽到讓他穿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有半分的猶豫,立馬半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