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年了。
從去年五月,石城總裁陳筱葦便帶隊與玻璃渣進行談判遇冷開始,網上就開始有了關于他們簽約失敗,會失去《魔獸》代理權的傳言,當時陳筱葦和石城還發文辟謠,并堅稱不過時間還早,還有一年呢,談判這種事情本來就應該是慢慢來的。
只是那之前,黃易和玻璃渣就已經開始了一系列的運作,包括香江黃易分公司變成了兩家公司各占50的合資公司,去年8月黃易拿下了《星際戰爭2》的代理權,后來玻璃渣新戰網上線,運營方還是黃易。
但那時候陳筱葦都還是矢口否認,面對媒體,她還是說石城絕對不會失去《魔獸》。然而一周之后,他們撤除了《巫妖王之怒》的主頁。
直到4月16號,黃易正式對外宣布,將于美國公司玻璃渣合作運營其網絡游戲《魔獸》,為期三年。
6月6號,石城正式關閉了國服《魔獸》所有服務器,這也是這款游戲進入中國以來,第一次全線停服。
疑云消散了,那么背后更多的問題也來了。
公司之間,部門之間的博弈玩家們相對而言沒那么在意,他們最關心的依然是自己的權益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比如說玩家們這么多年打造的賬號,應該怎么辦呢?
他們剩余的游戲時間,購買的石城的點卡,已經激活的黃易接不接?沒有激活的石城退不退?
那些虛擬的賬號,賬號下的那些數據,到底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私人財產,還是石城或者黃易數據庫里的數據。
……
這時候很多人想起了一年多之前,青魚網絡和黃浦勁游之間的那一場《神仙道》運營權爭奪戰來。
在中國網游歷史上,游戲更換代理商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每一次出現,大多數時候都會讓那些游戲原本的玩家們深受其害。
例外不多,青魚網絡是其中一個。
《魔獸》在中國的玩家何其多,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30萬,所有用戶數量千萬記,這些玩家都會在這場風波中受到影響。
只有當時的青魚網絡,承諾了充到勁游游戲賬號中的元寶,青魚網絡依然認同。
他們當時是那樣承諾的,也是那樣做的,哪怕那些錢大部分還是進了勁游的口袋,青魚網絡依然和對方積極協商,在重新開服后,恢復了所有玩家賬號下剩余元寶的數據。
黃易到現在還沒有給出一個書面的解決方案,只是表示正在溝通,談判。
“能像青魚網絡那樣嗎?”
“你們能學學人家青魚網絡嗎?”
游戲重新開服還遙遙無期,但他們的客服現在天天都會收到很多問題,包括什么時候開服,資料片什么時候上線,還有這樣的,能不能學學青魚網絡。
有些問題他們答得上來,有些問題也確實沒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復。
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不是他們一家公司能說了算的,需要石城的配合,還有玻璃渣的理解,也還有文化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指導意見……
但當一個領域有人帶頭做了一個標準之上的事情,很正常就會被消費者們拿來當成對領域內其他公司要求的標桿。
中國的游戲人們開始感受到,青魚網絡這家公司的崛起,對這個行業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激活了新的游戲類型,挖掘了新用戶,拓寬了市場,又或者是帶來行業對用戶體驗的理解,拔高了游戲品質的高度這些。
就像他們現在做出來的游戲,總免不了要和青魚的產品進行對比。
這家公司對中國游戲行業的影響要深遠很多,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