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歡天喜地的開始對熱刺大肆夸贊吹捧了起來。
而意媒這邊,對米蘭就只有恨其不爭的批評以及對阿萊格里戰(zhàn)術布置的質疑了。
仿佛一夜之間,之前在意甲豪取了八連勝的隊伍不是ac米蘭了一般。
明明那會阿萊格里用的就是同一套戰(zhàn)術,媒體們對他也只有拍不完的馬屁。
但一輸給熱刺之后,那些昔日吹捧的聲音就全都變成了討伐。
阿萊格里在賽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為自己的排兵布陣做出了一定解釋。
但在此刻不滿賽果的意大利記者們看來,他所說的一切都只是在為自己的失誤辯解。
首發(fā)出場的米蘭球員們待遇也沒好到哪去。
錯失了絕對機會的伊布和夢游般的羅比尼奧被記者們撰文狠狠批評了一番。
而代替小腿肌肉有些不適的皮爾洛首發(fā)出場的弗拉米尼。
更因為沒防住熱刺兩次反擊的關鍵人物范德法特而被直接打上了“表現不及格”的標簽。
說實話,這對弗拉米尼來說有些太苛刻了。
他本來就不是一個純防守后腰,把米蘭今天中場掃蕩能力不足的黑鍋全扣在他身上并不適合。
但媒體們本來就喜歡單獨拉一個球員出來做文章抹黑吸引流量。
如此手段在足壇輿論圈里倒也見怪不怪了。
而本場比賽沒有出場一分鐘的李昂卻成為了賽后媒體以及球迷們提及最多的對象。
沒辦法,兩天半前的聯賽中,米蘭那幾乎打不透的中后場和今天覆蓋防守能力下降了一大截的中后場對比實在太過鮮明。
如果李昂能代表米蘭在歐冠中出場,米蘭就一定能在主場百分百贏下熱刺嗎?
沒人敢做這樣的保證。
但如果李昂真在這場比賽中出現了。
那米蘭的球迷們就有充足的理由去相信。
至少他們不會得到如此慘烈和失敗的一個結果。
可惜的是,這樣的假設也只是假設,沒法真正的實現。
次回合的米蘭也需要在沒有李昂坐鎮(zhèn)中后場的前提下再和熱刺做拼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