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經歷一些苦難和挫折才可以。
而后,張紅霆第一個將人生四境中的少不更事發布了上去。
大屏幕上很快就出現了他寫的原創詩。
“快看,37號第一個出手了!”
“這首詩的切入點很好,寫出了一個少年的跳脫和無憂無慮,很符合我們的少年時期。”
“還得是37號!”
九個評委也在評析著這首詩,幾分鐘后,給出了八分的高分!
張紅霆很滿意這個分數,并不著急發布第二首,而是看向大廳中的眾人。
很快,再次有人發布了。
這也是一首絕句:撲蝶追風去,折花當酒籌。不知云外雁,已帶半生秋。
此詩以童趣天真反襯歲月忽晚。"撲蝶""折花"寫少年不識愁,后二句筆鋒陡轉,借云外雁影暗點流光易逝。
二十字間完成從爛漫到蒼茫的意境跨越,末句"半生秋"三字尤見沉郁,恰合"少年不識愁滋味"之旨。
再看發布者,45號。
這也是37號的勁敵。
評委隨后給出了九分的高分,有一群人在那里鼓掌。
很顯然,45號,不是個體,而是一個協會組織!
“妙啊。”周行簡覺得45號這首詩非常的好,無論是立意還是切入點,都非常的新奇。
沈閑覺得國內的文壇,還是臥虎藏龍的,尤其是這些協會組織內,隱藏著不少詩壇大佬。
37號和45號優先出手后,而后又出現了四五首,但都并沒有拿到高分,皆是在四五分左右打轉,這讓不少人升起了一股退縮的心理。
沈閑見狀,開始在手機上敲擊下了一行字——《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