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是說他在京城當官走不開,讓我和老頭子買點地給大郎二郎他們種,然后我倆帶硯臺上京城去找他,以后就在京城享福,是這意思?”
說得挺糙的,不過意思沒錯。
說到這陳氏李氏她們臉色都很不好看,最先忍不住還是二嫂李氏她娘家,直喇喇問:“他都在京城那邊當大官了,不說把兄弟接過去享福,咋說也該多給點錢,一家就五畝地,說得過去?”
“是啊,這可是親兄弟,他就吃香的喝辣的過好日子去了,兄弟在鄉(xiāng)下吃糠咽菜?做人不能沒良心!”
“考上進士當了官他就不認人了?”
吳氏聽著就不順耳又要罵娘,五畝地還嫌少,你地里刨食半輩子能買得起五畝地不?一畝良田少說十兩,最好的要十五兩!這啥概念?吳氏一頭豬賣整的都只值四兩!衛(wèi)成他從開蒙到考上秀才也用不到買五畝良田的錢!
吳氏還沒來得及發(fā)作,郭舉人笑了。
“誰告訴你們衛(wèi)兄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這二百兩銀子怎么來的?他沒在信上明說我替他說。衛(wèi)兄被選進翰林院之后,心里很愁,他帶出去的盤纏幾乎花光了根本沒法在京城安家落戶。是皇上圣明,皇上愛惜良才,聽說他出身鄉(xiāng)野一窮二白開私庫取了五百兩銀子送給他,說是給他的安家錢。”
“京城是什么地方?五百兩銀子也不過只能置辦個普通院落,就算這樣,衛(wèi)兄還從里面劃出二百兩送回老家資助兄弟族親,他自個兒拿著那三百兩就只能去偏遠地方買個小院子,往后靠著俸祿糊口。你們以為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天底下最沒有油水的地方!朝廷給官員的俸祿夠他一家吃,要想奢侈度日,沒那可能。”
“本來衛(wèi)兄沒在家書里提到這個,我不該多嘴,卻沒料到他兄嫂能耐不大野心不小,嫌二百兩少,看不起那五畝田,我就納悶你們?yōu)樾l(wèi)兄付出過多少?”
“兄弟落魄時拼著大不孝也要分家使他遭人笑話,他苦讀出來卻嫌便宜站不夠,五畝田還少,真笑死人了!”
衛(wèi)成在府學怎么過的郭舉人看在眼里,他家的情況多少也聽說過,看衛(wèi)成還能直接拿出二百兩送回家,他都在心里贊了聲大氣!為父母健在時就鬧著分了家的兄弟打算到這份上已經(jīng)仁至義盡,還欠你?欠你什么?
郭舉人幾大段拋出來,周圍瞬間安靜,鴉雀無聲。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問:“當個小官一年都能撈好多銀子,在京城能沒油水?那個翰林院是干啥的?庶常又是什么官?他幾品?”
郭舉人說庶常沒品階。
“他是不是考壞了?咋沒被派出來當縣令呢?縣令多肥。”
……
郭舉人服了,真服了。
他不知道該怎么和對朝廷事一無所知地里刨食的農(nóng)戶解釋翰林院庶常比縣令高貴多了。
就說衛(wèi)成中二榜進士之后,松陽縣令立刻命人打了塊紅底金字的進士匾額,敲鑼打鼓從縣城抬到后山村來親自交到衛(wèi)父手中,請他收下。
人送匾額的時候還不知道衛(wèi)成選上庶吉士。
二榜進士出身前程就比舉人出身的松陽縣令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