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送貨站那邊,昨晚又到了幾車大家伙……蓋得嚴嚴實實,味道沖得很……”
“噓!管好你的舌頭!說不定哈夫克的人就在附近……”
“媽的,面粉又漲價了!都是那些北邊來的卡車,把路都堵死了,運來的東西又不給我們……”
“x-7區(qū)那個舊廠子?邪門得很!晚上總有怪動靜,前幾天還燒了把火,黑煙冒得老高……”
“gti那幫穿黃皮的在查什么?挨家挨戶地問,煩死了……”
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在沙海里的珍珠,被安妮用強大的記憶力和在軍校養(yǎng)成的分析本能,一點點收集、分類、串聯(lián)。
她的大腦如同一個高速運轉(zhuǎn)的沙盤,老城區(qū)的地圖被不斷細化、標注。
哪個巷口總有幾個眼神飄忽、無所事事的年輕人?
哪個雜貨鋪的老板對生面孔格外警惕?
哪條看似死胡同的小路,在深夜會有不易察覺的車轍印出現(xiàn)?
她像一個耐心的獵人,在喧囂混亂的表象下,搜尋著獵物留下的蛛絲馬跡。
她利用攝像頭,在深夜像幽靈般潛行,將那些米粒大小的銀色物體,精準地吸附在廢棄皮革廠外圍的斷墻縫隙、貨運站對面搖搖欲墜的廣告牌支架背后。
這些冰冷的電子眼,忠實地記錄下可疑車輛的進出時間、模糊的人影輪廓、偶爾泄露的貨物一角——
那些在防水布下棱角分明、絕非“醫(yī)療物資”的輪廓。
然而,關(guān)于哈夫克本身,依舊是濃霧一團。
這像一個詛咒,被所有人低聲提及,卻無人敢描述其形貌。
恐懼如同粘稠的瀝青,包裹著這個名字,讓它更加神秘莫測。
直到第三天傍晚,她在擁擠的香料市場外圍,目睹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夕陽的余暉將老城區(qū)染上一層病態(tài)的橘紅。
安妮正提著一小袋剛買的劣質(zhì)面粉,隨著人流緩慢移動。
市場里人聲鼎沸,小販的吆喝、顧客的討價還價、驢車的鈴鐺聲、遠處隱約的汽笛聲混雜在一起。
空氣里濃烈的香料氣味幾乎令人窒息。
突然,前方一陣騷動!
人群像受驚的魚群猛地向兩側(cè)分開!
一輛破舊的人力三輪車,不知為何失去了控制,車夫驚恐地尖叫著,車子像喝醉了酒一樣瘋狂地左右搖擺,朝著路中央一個穿著相對體面、像是小商販的中年男人猛沖過去!
速度極快!
“讓開!快讓開!”
車夫徒勞地嘶喊。
中年男人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僵在原地。
就在三輪車即將撞上他的瞬間,斜刺里猛地沖出一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