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就像冰冷的裹尸布,緊緊纏繞著莫斯塔爾營地。
b-17板房內,露娜的臉色蒼白得如同窗外那厚厚的積雪一般,毫無血色。
右臂骨折所帶來的劇痛,在強效鎮痛劑的作用下,雖然有所緩解,但那種持續不斷、讓人煩躁的鈍痛,卻依然如影隨形。
然而,露娜卻強忍著這股疼痛,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那塊閃爍著光芒的戰術平板上。
盡管她無法親自參與到最后的追獵行動中去,但她所承擔的工作,將會是終結這一切的關鍵所在。
被降級為列兵?
手臂骨折?
這些都不過是暫時的挫折罷了,絕對無法阻擋她前進的步伐。
她將自己深深地埋入了那浩如煙海的gti內部數據庫和前南斯拉夫時期的軍事檔案數字化副本之中,仿佛要在這片信息的海洋里尋找到那根能夠解開謎題的線頭。
長時間盯著屏幕,露娜的眼睛早已布滿了血絲,就像那被過度使用的機器一般,疲憊不堪。
而那杯原本裝滿咖啡的杯子,也早已見了底,只剩下一些冰冷的殘渣,仿佛在訴說著時間的流逝和她的專注。
她不停地搜索著一切與“黑塞哥維那”、“軍事地堡”、“冷戰工事”、“80年代加固掩體”等關鍵詞相關的信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這個過程既繁瑣又枯燥,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撈取那根細如牛毛的針一樣困難。
無數個坐標、模糊不清的圖紙、殘缺不全的報告,在她眼前如流星般飛速掠過,讓她眼花繚亂。
之前無人機偵察時無意間拍到的山區異常地形照片、軍用偵察衛星定期傳回的高精度圖像(她甚至動用了自己殘留的權限申請了更高級別的圖像分析)、以及深藍、夜鶯等特戰干員們連日來在雪山中冒險偵察后反饋回來的零星信息——
某處不自然的巖石結構、某條被刻意掩蓋的車轍印、某個接收到微弱異常信號的區域……
她像一個最耐心的拼圖大師,將無數碎片化的信息一點點拼接、比對、驗證。
一個又一個可能的坐標被提出,又被迅速否定。
“這個……太靠近公路了,完全不符合隱蔽性原則啊……”
她一邊看著地圖上的標記,一邊自言自語道,眉頭緊緊皺起。
“這個……地質掃描結果顯示,內部已經坍塌了,根本無法使用……”
她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失望,繼續在數據庫中尋找著其他可能的選項。
“這個……規模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撐長期的活動啊……”
她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對這個選項也不太滿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外面的天色從昏暗漸漸變為漆黑,又慢慢地再次轉為灰白。
她卻渾然不覺,完全沉浸在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的無聲對話中。
終于,在排除了十幾個錯誤選項之后,她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個位于莫斯塔爾東北方向約二十公里處的坐標點上。
這個坐標點隱藏在兩條無名山谷的夾縫之中,位置十分隱蔽。
她仔細觀察著衛星圖像,發現該區域的地表植被有一些極細微的、非自然的擾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