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色長途客車如同一個疲憊不堪的鋼鐵巨獸,喘息著、顫抖著,終于在午夜時分,一頭扎進了白沙瓦老城區(qū)的邊緣。
車窗外,卡拉奇那種相對開闊的現(xiàn)代與混亂交織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古老、擁擠、迷宮般的窒息感。
狹窄的街道仿佛被兩側(cè)高聳的、用曬干的泥磚砌成的房屋擠壓得扭曲變形,僅能勉強容下車身。
房屋的墻壁斑駁陸離,布滿雨水沖刷的痕跡和層層疊疊、早已褪色的涂鴉與廣告。
殘破的木制陽臺像骨折的手臂般從高處的墻壁伸出來,在風中發(fā)出吱呀的呻吟。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復雜的、揮之不去的濃烈氣味:
千年積累的塵土、腐爛的有機物、無處不在的香料(孜然、姜黃、辣椒粉)、焚燒垃圾的焦糊味、人畜排泄物的臊臭,還有一絲若有若無、卻讓安妮瞬間神經(jīng)繃緊的鐵銹般的硝煙余味——
戰(zhàn)爭離這里很近。
街燈稀疏,光線昏黃暗淡,在彌漫的塵埃和薄霧中暈染開一團團模糊的光暈,反而讓陰影顯得更加濃重深邃。
道路坑洼不平,客車劇烈地顛簸著,每一次震動都讓車廂里昏睡的乘客發(fā)出不滿的嘟囔。
偶爾有夜歸的行人如同幽靈般在狹窄的巷口一閃而過,或是蜷縮在墻角的陰影里,看不清面目。
遠處,不知哪個方向,傳來幾聲零星的犬吠,更添幾分凄涼。
“白沙瓦!白沙瓦老城到了!終點站!全部下車!”
售票員沙啞的吼聲撕裂了車廂里的沉悶。
車門“嗤”一聲打開,一股更加濃烈、冰冷潮濕的混合氣味猛地灌了進來。
乘客們像從夢中驚醒,紛紛起身,擁擠著,咒罵著,拖拽著行李下車。
安妮裹緊深褐色的頭巾,將大半張臉都隱藏在陰影里。
她隨著人流擠下車,雙腳踩在冰冷泥濘的地面上。
寒意瞬間從腳底竄上來。
她抬頭,迅速掃視了一眼周圍的環(huán)境。
這是一個極其簡陋、沒有頂棚的“車站”——
其實就是一小塊稍微開闊點的空地,四周被高聳破敗的房屋包圍,像一口深井的井底。
幾盞昏黃的路燈是唯一的光源,吸引著無數(shù)飛蟲瘋狂地撞擊著燈罩。
幾輛同樣破舊的長途客車歪歪扭扭地停著,司機和售票員在車頂解著行李的繩索,大聲吆喝著名字。
剛下車的乘客和等待接站的人擠作一團,聲音嘈雜。
安妮沒有停留,她費力地從車頂貨架上解下自己沉重的帆布背包,甩到肩上。
背包的重量讓她身體微微一沉。
她低著頭,像一滴水融入溪流,迅速匯入下車的人潮,然后逆著人流,朝著車站外一條看起來更狹窄、更幽深的小巷走去。
她的步伐不疾不徐,盡量模仿著當?shù)貗D女那種帶著些許疲憊和謹慎的步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