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較關心的其實是士兵宿舍后的——
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宿舍,而是一個個排列緊密的、如同大型服務器機柜的“充電維護塢位”。
大量處于非執勤狀態的機兵如同休眠的金屬雕塑,靜靜地矗立在塢位中,外骨骼連接著能量輸送線和數據接口。
只有少數機兵在通道間無聲地巡邏。
龐大的軍火庫如同鋼鐵森林,里面整齊碼放著堆積如山的彈藥箱、備用武器模塊、外骨骼配件以及各種型號的無人機。
自動化的機械臂在軌道上移動,進行著精確的存取和轉運。
設施完善的戰地醫院亮著無菌的冷光燈。
隔壁的“康復中心”則顯得更為奇特,里面是一個個獨立的金屬平臺,上面躺著受損的機兵,機械臂正在它們身上進行精密的焊接、零件更換和程序調試。
受損嚴重的則被送入更深處的拆解回收流水線。
餐廳區域相對安靜,此時并非用餐時間。
但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防彈材質),可以看到里面環境整潔,甚至擺放著幾盆耐陰的綠植。
這顯然是給人類官兵準備的“綠洲”。
整個地下堡壘的四周和關鍵節點,布設著密集的自動哨戒炮、重機槍陣地,厚重的合金防爆門和能量屏障發生器隨處可見。
通道設計復雜,如同迷宮,充滿了致命的交叉火力點。
最令人震撼的,是位于堡壘側翼、通過厚重防爆玻璃墻隔開的巨大空間。
那里,是真正的“心臟”——
機兵與武器生產線。
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流水線上,金屬骨架被機械臂組裝,裝甲板被焊接,傳感器被安裝,ai核心被植入……
一臺臺嶄新的003外骨骼機兵如同流水線上的產品,被源源不斷地制造出來。
旁邊還有專門的區域在組裝“奇美拉”步槍、bs系列機槍的槍管,以及為“秘源機兵”適配的武士刀刀柄。
整個空間充斥著焊接的火花、金屬的撞擊聲和流水線運轉的單調節奏,充滿了冰冷的生產力。
齋藤在幾名參謀人員的陪同下,漫步在這個龐大的地下王國中。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如同巡視自己領地的君王。
“指揮中心的冗余系統做得很好,通訊節點分布合理,抗干擾能力優秀。”
“軍火庫的自動化存取系統效率提升了15,值得肯定。”
“生產線三班輪換,產能穩定在預設峰值。新的ai核心適配測試進展順利。”
“康復中心的模塊化維修平臺設計巧妙,平均修復時間縮短了22。”
……
他每到一處,都給出簡潔而精準的評價,語氣平淡,聽不出太多情緒,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陪同的參謀軍官只是微微躬身,吩咐旁邊的機兵做好記錄。